王继军
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突然热闹起来,我知道,那是孩子们正起劲地玩着“三国杀”。同事诧异地问,怎么不去没收?我笑了笑:当年的我们不也痴迷于“洋画”么?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儿童来说,上衣兜里装弹珠、裤子口袋塞洋画、手中再握一把火纸枪,那是再时髦不过的装备了。尤其是有着色彩鲜明的画面、丰富多彩内容的“洋画”,携带方便,一度成为孩子们最心爱的玩具。它与火柴盒面大小相当,厚度相近,但是上面印刷的图案多为彩色,内容大多涉及古代人物,极具对抗性和搜集性,深受我们这些男孩子喜爱。
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与现在相去甚远,对乡村的孩子而言,父母给“零花钱”是一种奢望。听着由远而近的拨浪鼓声,我心里的小鼓也敲得剧烈起来:终于等到盼望的洋画了!1分钱能买两张,可是我连一分钱也没有。倒是弟弟,拿出不知何时准备好的一堆塑料纸和一只胶鞋底,换到5分钱,回来时手里攥着十张崭新的《岳飞传》人物洋画向我炫耀。看得我心里发痒,于是迫不及待地追问弟弟,哪里能捡到这些宝贝?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村子里的屋子后、大树下,甚至茅坑旁边都被我翻了个遍。
玩洋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拍打法”,两人各出一张洋画,叠到一起放在地上,正面朝上,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先后顺序,轮流用手掌在地面上拍打,洋画翻身即可归为己有;另一种是用手扇,与拍打法大致相同,只不过不接触地面。其实,两种方法都是借助手掌运动产生的气流将洋画掀翻。记不清有多少个傍晚,在外玩完洋画匆匆回家的我没洗手就要端碗盛饭,因此没少被父亲数落。更多的时候,洗好后的右手竟然拿不动两只筷子——手掌拍打过度所致。
一次历史课上,老师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历史故事,我掏出新买的一套《方世玉打擂台》的洋画细细端详,为防止老师看见,将它们夹在书中,一张接一张,津津有味地品味起来。这时身旁的同桌轻声要求也给他看看,只顾埋头欣赏的我没加理会。同桌见状,忽然举手,向老师报告我在看洋画。尽管我飞快地将书合起,老师还是走到我的身边,拿走了我还没来得及藏起来的新洋画。为了这件事,我大半个学期都没有和他说过话。不过,他也不会知道,事后老师把我喊去,说了几句便将洋画还给了我。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那一幕仍然清晰。不知我的那位同桌是否还记得我,会不会和我一样,历经世事沧桑之后,在一个寒冷的岁末冬夜,想起那段童年往事?真想告诉他,如果还有洋画,如果还能回到童年,我一定好好珍惜我们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