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对混沌学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混沌学的非线性理论、语言以及二语习得的非线性之间的相关性。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作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估方式进行了分析,试图论证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估方式具有局限性。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混沌学 非线性 对外汉语 学习效果评估
混沌学/复杂性科学(the Science of Chaos and Complexity)(以下简称混沌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简言之,混沌学就是复杂系统所产生的随机性、不可预测性。混沌现象的一个著名表述就是蝴蝶效应: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会在佛罗里达引起一场飓风。
一、混沌学的非线性
经典科学理论认为,决定世界运转的根本秩序是一种因果关系。一定的结果是由一定的原因造成的;如果知道了原因,就可以预测出结果。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构成了一种线性关系,一种有序性。然而,混沌学理论的诞生却推翻了这种论断,即具有混沌特征的系统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非线性。换句话说,因果之间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不对称性。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微小动因,可以在某个具体时刻造成整个系统的震荡,或使其陷入混沌状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远在南美的一只蝴蝶拍打翅膀,可以引发佛罗里达的一场龙卷风。
二、语言的非线性
混沌学发端于物理学,随后很快被应用到生物学、化学、数学等领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近年来,混沌学理论又被应用到语言研究中,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正如上文提到的,混沌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也在语言系统中得以发觉。
语言的非线性在语言的历时变化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当语言同时诞生多个相似的新表达形式时,哪一种形式会最终为语言系统所接受是不可预测的。这时,由于不同的说话者在表达相同的意义时会使用不同的形式,语言可能显现出混沌状态。我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就是在某一个变化发生后对其进行解释,但下一次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是无法做出精确预测的。
三、二语习得的非线性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语言项目的习得不是孤立的、重叠累积的,而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学习者并非在掌握了一个项目之后才开始习得另一个项目。实际上,单个语言项目的习得模型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拥有不同弯曲度的弧线,充满波峰和波谷、进步和后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同样具备非线性。汉语作为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在学习者看来是和汉字一样成为最大的学习难点。然而,这并非说明,声调和汉字的习得可以从少到多、依次累积完成。实践证明,对于声调和汉字的学习并非依靠集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或者说某一个学习阶段突击一下便可收获成果。相反,这两种汉语项目的习得贯穿于汉语学习的整个过程,该过程并非阶段分明,而是处于混沌状态,具备非线性特征。
四、反思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估方式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学会该语言,并能够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或者进一步深入学习。这种明确的目的性决定了语言学习效果的评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否真正完成了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了该阶段的学习目标,阶段性的评估则是一个衡量标杆。然而,如何确定学会某一内容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二语习得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进行前侧和后侧。如果后侧的结果超过前侧的结果,就认为产生了学习效果。但根据混沌学理论的非线性特征,因和果之间具有不对称性。这就如滚动石块引发了雪崩,可能要滚动很多石块才会有一个引起雪崩。就学习者的前侧和后侧设计而言,我们如何知道它所充当的是一个普通的石块,还是引发雪崩的石块?另外,语言学习效果的评估时常以某一语言形式的出现作为目标来测试,而常常发生的情况是,学习者的内部语法已经改变却没有一个新形式伴随发生。这时,评估结果的解释力便受到了质疑:不会用新习得的语言形式“X”进行表达的学生A和在测试环节应用了新语言形式“X”的学生B,是否能够简单地被分别标记为“未学会语言形式X”和“已学会语言形式X”呢?答案显然易见,不能。
这种情况在语言教学中十分常见,尤其是二语教学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例如,初级班的学生A经过阶段性的学习,参加了老师组织的评估测验。结果,所有被测语言项目均获得了“通过”。于是,学生A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中级班)学习。但是,当中级班的阶段考核再一次出现前次初级班考核的同一个语言项目时,该生并未获得“通过”。那么,应该怎样评估该生在这一语言项目上的学习效果呢?是遵循第一次的测评结果?还是遵照第二次的考核结果?显然,这两次都不能说明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第一次结果和第二次结果的不同。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过”,是该生的努力学习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在起作用,充当了引发雪崩的石块?而第二次的“未通过”是该生的不努力或者老师教学中对该语言形式的不复现起了作用?答案不得而知。现有的评估方式显然是测量不出这些因素的。
同样,汉语作为二语习得,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的局限性还体现在持久性和常态性上。对于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大多采用类似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考察方式,即一个学期以期中和期末考试为主,课堂小测验为辅。这种评估方式只能检测某一个时刻的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而常态性、过程性的表现并未体现,这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整体动态过程是不符的。受到心理、外部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测评结果并不能反映整个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目前的评估方式是点式,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是不匹配的。
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估方式新设想
现行学习效果评估方式的局限性提醒我们,应该探寻更完善的评估体系。笔者尝试从混沌学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估方式,提出评估体系的新设想。评估体系应规避传统测评方式的缺陷,注重以下几点:
(一)评估方案的多样性
混沌学理论告诉我们,具有混沌特征的系统的因与果之间没有特定的联系。语言系统同样具有这种特性——非线性。因而,与学习过程相对应的评估系统也应被赋予非线性,即任何一种评估体系都只是得出一个简单的及时数据,不能代表学习者最后的学习效果。因此,单纯的一种测评工具所得出的结果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之间是没有直接解释效果的。同时,这也表明,我们不能依靠单纯的一种测评工具就判定某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获得了预期的效果,而是应该综合几种测评手段,来增加测评结果对于学习效果的解释力。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测评中,不能单纯地依靠期中、期末考试这种传统的评估方式来评价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果,应该多样考评、综合考评。
(二)评估方案的复现性
混沌学的非线性理论解释:语言项目的习得顺序并非依次出现。然而,我们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安排必然遵循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且现行的评估方式也是针对阶段内容的考核。这样的矛盾出现后,产生的结果就是教学上已经教过的语言项目,通过阶段性考核并不一定能够考察出来学习者的真实学习效果。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复现之外,还应该在评估体系上复现。具体做法,设想如下:
根据学习大纲,制定一个学期的定量考核表,该表并非只应用于学期中和学期末,而是应用于每一个教学周。同时,表格(如表1)被考核项要不断复现之前的重点语言项目,从而实现复现性,周而复始地出现,通过数据对比,观察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了该语言项目。此外,涉及交际语言项目的运用时,表格(如表2)还要增加270评价工具。该评价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单纯模式,加入了交际对象间的相互评价,更完善。同时,要设定两种不同打分之间的权重,从而更科学。
笔者对评估体系的设想是初步的,其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从混沌学的理论研究中得到的对于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评估方式的新的审视角度还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吴祥兴,陈忠等.混沌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6.
[2]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2.
[3]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赵晶.混沌理论与英语语言教学的多维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
刊,2004,(4).
[5]孔艳,孔瑞.浑沌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探微[J].鸡西大学学
报,2009,(3).
[6]吴碧宇.基于浑沌学理论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综述[J].集宁师专学
报,2009,(1).
(许俊霞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警察学院基础部综合教研室 8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