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初探

2016-05-09 05:12王长宇
山西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高架桥

王长宇 庞 颖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初探

王长宇庞颖*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对上海33个高架桥节点的附属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的优缺点,提出了高架桥附属空间优化利用的建议,从而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解决了高架桥附属空间给人冷漠机械难以亲近的问题。

关键词:高架桥,附属空间,空间模型,优化建议

0 引言

城市高架快速路按照高架形式可以分为“平行延伸型高架”和“交叉汇合型高架”。前者多为城市高架快速路,后者是以立体交织在一起的高架路径为主要构成要素,多属立交桥和跨河桥[1]。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高架桥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对环境的弊端也表现了出来。高架桥整体高大的尺度、灰冷的基调、冰冷又夸张的结构对于城市整体形态的切割和破坏已经凸显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高架桥附属空间是一种对城市的交通、景观、居民生活有着很大影响的特殊空间形式。高架桥附属空间主要是指桥体及下缘面、桥柱以及周边相应的环境要素围合而成的空间,包括高架桥桥体正下方投影空间、桥体(包含匝道)与相邻道路(含距道)之间的公共空间,因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利用离不开周边环境,故本次调研所研究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包括相邻绿地、水体等高架桥影响下的城市环境要素。上海作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城市内部的高架桥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高架桥主要是城市高架快速路,而简单的人行天桥、观景栈桥以及联系建筑物的架空走廊等辐射空间较小,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2]。

1 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统计

将调研的33处上海的高架桥附属空间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每个节点的16种元素,分别为:周边是否有绿地休闲空间、是否有垂直绿化、是否有停车场、是否有固定市场、是否有流动市场、是否有废物堆放、是否有周围商铺、是否地处商业区、是否有地铁站、是否有公共汽车站、是否有电瓶车存车处、是否有桥柱绿化、是否有桥下绿化、是否有桥面盆栽、是否有不安定因素、附属空间类型,如表1所示。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 60%的高架桥周边存在绿地空间,供百姓休息和娱乐,但是在这些周边有绿地的高架桥只有40%进行了垂直绿化。总体上只有45%的高架桥附属空间进行了垂直绿化。在调查的33处节点空间中仅有1处(重庆南路与鲁班路高架桥附属空间)没有进行任何绿化形式。调查数据显示,附属空间的停车场与桥下的绿化只要设计合理可以同时存在。有21%的附属空间存在安全隐患(有城市闲散邋遢人员临时长久居住且在附近活动)并缺少合理的治安管理,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数据表明流动的临时地摊市场并没有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反而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样21%的附属空间存在废物堆弃的问题,说明在临时的废物堆弃空间存在流动人员和不安定因素。在地铁站附近的高架桥附属空间46%带有电瓶车存放处,66%的电瓶车存放处为交叉汇合型高架桥附属空间。数据说明在交叉汇合型附属空间的临近地铁口处需要电瓶车存放处。51%的附属空间存在公共汽车站。

2 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空间类型分析

1)交叉汇合型空间。交叉汇合型空间为目前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主要形式,由于其组成是由多方向的道路交叉汇合、桥体下部的附属空间,可用于支撑的用地空间无法与高架桥的建筑空间形成连续一致的同方向线型,基本上大多数为几种形式的组合。2)平行延伸型空间。平行延伸型空间主要是疏通缓解相同方向车流量大的城市交通问题,高架桥下的附属空间用于桥柱支撑面积相对连续,且多数设计为将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其两侧的空间为双向的道路。经现场调查得知,上海目前的高架桥建筑形式多数为单柱支撑式和双柱支撑式。

3 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利用形式

1)空间绿化。高架桥附属空间有两种绿化模式:平行延伸型高架桥附属空间高度有限,基本为简单的平面绿化,草坪和成列的花盆模式;而交叉汇合型高架桥附属空间没有高度的制约,可以种植较高的树种,多为乔灌木结合的复合绿化。2)商铺建筑。在部分高架桥附属空间存在商铺经营,如龙阳路和杨高南路高架桥附属空间,基本上都是流动的摊点,如蔬菜,水果,杂货等。但天目西路和共和新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有固定的菜市场为百姓服务。还有的附属空间存在规模不同的汽车修理处等。3)道路交通类。在所调查的桥下空间中,除了要满足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通行外,有些附属空间还有铁轨穿越[4],这是附属空间的主要利用形式。4)停车类。与地铁站相接处的高架桥附属空间一般均设置了停车场,平行延伸式的高架桥沿道路方向附属空间也有设置停车场的存在,如共和新路和成都北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下的停车场。北京西路与成都北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设置的小型停车场。重庆南路和鲁班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也有停车场。共富新村高架桥附属空间、大柏树地铁站的高架桥附属空间更是贴近人们生活,还有电瓶车停车场,用于地铁站的中转。5)休闲娱乐类。大部分位于交汇型高架下方,休闲公园和活动广场两种形式,广场主要靠近人流集散处,多位于市中心;休憩绿地则主要靠近居民区,一般都比较偏远,且周边原有的绿地比较多[5]。重庆南路和复兴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南浦广场公园高架桥附属空间等有公共开放的绿地活动公园。混合型高架桥附属空间周边也附带有小型的公共开放绿地空间。6)公共设施类。如公共汽车站点、治安管理用房、交通管理站等,如位于共和新路和成都北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下的公安局、位于南浦大桥站的高架桥附属空间、虹梅路和沪闵路高架桥附属空间有公共汽车站等。7)仓储类。所谓的仓储多为百姓群众临时性的在固定地点堆放,而不是拥有固定的建筑作为仓储,对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仓储类物品多为废旧待回收的垃圾,如中山西路沿线,徐虹中路与新华路组成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表1 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统计表

4 附属空间利用效果评价

1)总体利用效果。上海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形式较丰富,除满足人们穿行外,并没有设置很多供人们休息或健身的设施。有效保证了商业区维护景观环境和设施维护,但是在部分区域的绿化得不到很好的修整。有两种以上的利用形式,附属空间的功能与占地面积比例和谐,满足百姓生活需要,以绿化为主,大多数为半封闭空间。但是依然有部分高架节点的附属空间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马上修改,避免出现不安定因素。2)附属空间的桥体、柱体效果。桥体建筑以灰色为主,桥柱除了灰色外,成都北路与延安中路的其中一个柱体采用了铜浮雕装饰并附带了一定的民间故事传说。在调研的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中,基本上各处都对桥体和柱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立体绿化。主要景观节点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在美化时设有景观灯饰,使其在夜晚有着别样的风采。3)高架桥附属空间绿化效果。上海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绿化管理和保养都是各个城市的典范,能够保证乔、灌、草三种元素因地制宜很好的搭配设计在一起,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景观的维护保养和百姓的素质密不可分,在大型的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节点几乎不存在植物枯死和由于人为地乱踩乱踏等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土壤裸露现象。交叉汇合型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因为外在环境的净高较大使其在立体绿化时拥有通风和采光较好的先天优势,可供选择的绿化树木灌草种类丰富,在设计和使用中多为层次分明的乔灌木立体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平行延伸型高架桥附属空间为简单的平面绿化。

5 上海市高架桥附属空间优化建议

综上分析后可以得出目前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的现状的优缺点和优化方向。在与大型地铁车站结合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时,需要供群众电瓶车停靠的小型停车场,使此处公共交通更加规整,便于管理。如此处为小型地铁口,并不是交通枢纽和人流换乘的站点则可以选择性舍弃电瓶车管理场所。在大型交叉汇合高架桥的附属空间容易存在不安定因素,因为部分空间被用来放置废弃物,易有不安定人员聚集在此休憩和暂时居住,给来往行人带来部分心理上的恐惧,可将废弃的空间封闭为建筑空间或改为平面绿地进行垂直绿化,将阴暗的空间改为积极阳光的空间。流动市场增加了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的维护压力,流动市场人流较大,对景观破坏较为严重,可以将部分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百姓生计有了着落,也便于安全管理。在商业区的高架桥的桥柱可进行绿化,桥面道路也可以用盆栽进行美化,而对于郊区高架桥则可以选择性的放弃桥柱和桥面绿化,将附属空间的垂直绿化做好就已经满足人们的需要。

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是因高架桥的建成而出现的,属于城市中的零散和失落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形式,其有别于传统的街道景观规划设计,其合理的利用也顺应了当前节约土地资源的政策导向。现在,各个国家的设计师对城市中公共空间利用研究也在逐渐增加,我国各地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采用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对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进行着积极地探索,上海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城市为此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目前各个城市都在做一定的积极地探索,力求表现出各个城市的特色,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利用及其营造不是任何一个专业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相互配合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不但要对高架桥自身的结构造型、材料色彩使用等进行规划设计,还应该从它对周边空间环境的影响,对人们群众的心理及城市的历史人文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6]。

参考文献:

[1]戴显荣,饶传坤,肖卫星.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 ( 23) :121-122.

[2]李冬.建国初期上海“增产节约运动”研究( 1950—1952)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覃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分析理论与评价模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4]朱秀玲.小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5]张璐,项飞.注重城市街区特征的道路绿化设计探讨——以永定门外东辅路绿化改造项目为例[J].中国园林,2008( 7) :90-91.

[6]汪辉,刘晓伟,欧阳秋.南京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4( 2) :136-137.

Discussion on the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viaduct additional space in Shanghai

Wang Changyu Pang Ying*
( Garden Institute,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ditional space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33 viaduct nodes in Shanghai,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iaduct additional space utilization situation,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viaduct additional space optimization utilization,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residents,solved the problems of viaduct additional space gave a person cold machine difficult to close.

Key words:viaduct,additional space,space type,optimization suggestion

通讯作者:庞颖(1973-),女,副教授

作者简介:王长宇(1990-),男,在读硕士

收稿日期:2015-11-27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04-0012-03

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高架桥
某高架桥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拆除高速路
废弃高架桥的“新生”
拆除高速路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密封性监测方法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