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崔欣 通讯员 张纪友/文 彭程/摄
一个工程就是一次洗礼一个挑战
——记北京住总集团三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刘宁
□本刊记者 崔欣 通讯员 张纪友/文 彭程/摄
他已干了20多年的技术总工,每天都是用最笨的方法来确保工程的质量。虽然每周六、日是法定休息日,可他总要去工地转一遍才能放心,这也使他的工时加起来,都快达到退休年限了。2013年,他第一次独立担当了大型工程的经理,又带领了9个没什么经验的“新兵”,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没有让他气馁,并从解决各种矛盾中寻找到了乐趣。
今年49岁的刘宁,在1990年就已来到了住总集团。别看那时年轻,可他却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实习期一满,就被提拔为工长。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从一名工长,逐渐成长为技术员、副主任工程师,并于2006年担任了主任工程师。这20多年来,他对工程的技术策划非常到位,方案编制和生产组织及管理也十分合理,这些可是在企业里公认的。提起他最大的经验,刘宁却说:“为了能保证工程质量,我有一个最笨的监管办法——不论楼层多高,都要一层一层地查看,即使是公休日,我也得来工地转一遍。这么多年干下来,估计都得够退休工时了。”
在刘宁记忆最深处,是2006年负责翠城小区的工程项目。当时,做为技术总工的他,要监测5栋的居宅楼。“为了确定质量,在开工之前,我做了一个关于外檐与内檐质量控制的策划,并要求每个班组都必须先进行自测,达标后,还要由我来进行检测。如果在我这里不达标,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那时,刘宁为了保证每道工序不返工,他每天坚持到现场、到作业面去转一遍。“那5栋楼,每栋都有18层。我就一层层地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后来,该工程由于内外檐完成得十分漂亮,成为住总的标杆工程,集团还组织了其他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前来参观、交流。
2013年,刘宁被住三公司任命为项目部经理,承揽了住总万科橙20万平方米的工程。
“这是我第一个独立完成的工程项目。在工程开始之前,我们先接到的是一所小学校的风雨操场项目。可以说,这个项目是住总万科橙工程的前期工程,也是万科集团考察我们的重要指标。”回忆起风雨操场,刘宁感叹道,当时,甲方只给了项目部一张草图,而工期还因为各种原因从30天压缩到25天,最后又压缩到了20天。
当时,刘宁第一个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找专业人士根据草图进行设计,而且因为工期问题要实现边设计边施工。“我们项目部总共才10个人,大部分还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新人。可这个工程还是后续工程的一个考验。这压力是特别大。”
为了能按时完成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家住海淀区明光桥附近的刘宁,每天凌晨5点就要出门,披着晨雾来到工地。7点时,他又赶到了构件加工厂,了解加工厂当天所出钢件是否已经焊接完成、喷好漆,并根据相关构件安排当天的吊装施工。“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专门就近选择了一家曾经合作过的加工厂,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工厂、工地的往返跑,就为了能保质、保量又高效的完成。”刘宁回忆道,能够按时完成风雨操场,可以说得益于勤跟踪、勤落实。“因为加工厂并不是只做我们的构件,而且我们的钢构件也比较复杂。如果工厂做不出来,我们工地就得停工。所以,在工程最紧张的时间,我分别会在早晨7点、中午、下午三四点、傍晚六七点到加工厂里去看看,了解加工进度。现在想想,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感觉最紧张的日子。”
风雨操场的完美收官,使项目部成功拿下住总万科橙工程。可项目刚开工不久,最注重工程质量的刘宁,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儿。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起早来到工地,沿着工地外围进入现场,眼睛飞快扫视各类防护措施和文明施工标牌,认真观察并确认,生怕有一处漏洞。
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工人们陆续进场施工,刘宁也走到钢筋层面。“这儿怎么短了两公分?”刘宁皱起眉头,“先停工,这个部位不符合规范。”“我们跟钢筋打了10多年交道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没见楼房垮了塌了……”几个工人急了,一边辩解一边挤到刘宁面前。“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必须按照规范来做!”刘宁毫不退让,他翻开图集指着上面的标准说,“不是我刁难你们,你们没有按照‘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规范来做,现在返工,改起来也方便。”现场的工人听了之后,马上没话说了,抓紧时间组织整改,及时避免了损失。
其实,在住总三公司工作26年来,刘宁没少遇见类似的事情,每一次“较量”他都赢了,用他的话说,“我们是有实测实量规范的,差一分一毫也不行。有时候虽然只是一两公分的钢筋,却关乎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等到交用之后才发现问题,那样既损害住户的利益,更会对公司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这种情况就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我们干工程的要时刻将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管理再严也不过分。”
2015年秋天,万科橙项目部进入二次结构收尾阶段时,还发生了一件事。那时,一家外施队施工部位经过多次整改仍然未达到验收要求。阵脚大乱的外施队负责人在黄昏时刻将车停在刘宁的办公室门口,把随身携带的一些礼品往办公室塞。一向文质彬彬的刘宁见此情景大声呵斥:“你的队伍还想在我们项目干,就赶紧把这些东西拿走!”“刘经理,这不是验收老是通不过嘛……”“别找借口,你有功夫买这些东西,怎么不去琢磨改进施工的方法?”“我……”“行了,回去吧,我一会儿带几个技术员跟你们一起看看现场,找找毛病出在哪儿了。”刘宁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同时将涉及施工部位的图纸递给外施队负责人,“你也找几个人好好研究图纸,总有解决的办法。”当晚,刘宁带着技术部门和外施队详细询问施工过程,反复试验,最终顺利找出问题所在。结束的时候,外施队还是很担心刘宁会换下他们,刘宁洞察出了他们的心思,耐心地对他们说:“好好干,多和我们技术、生产部门沟通,问题总会解决的,歪门邪道的想法别再有了。”打消疑虑的几个人连连点头。
在生产过程中,刘宁深知任何麻痹大意、粗心疏忽,带来的可能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他时刻向技术和生产部门强调,要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严格按规程操作,甘当安全生产的“胆小鬼”。为此,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工长,因为达不到要求,落实不到位都被刘宁辞退了。“我这样做也许不近人情,但质量保证了。”
在刘宁的影响和带动下,他负责的万科橙工程整体进度、质量均有全面提升。工程两次被评为万科安全文明评估北京地区第二名;顺利通过结构长城杯验收;被评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去年,刘宁还被评为了北京住总集团先进职工,项目部集体被评为北京市安康杯先进集体。
工程的大事小事刘宁都亲自参与把关,对工作要求几近完美。万科橙工程刚开始,他就搬到现场以项目为家,本来离家不远的他,回家的数量变得以月为单位来计算。家里孩子生病、岳父病危住院……所有事情只能都交给爱人,他把对亲人的牵肠挂肚都默默的埋在了心里,因为他知道家里需要他,工程更需要他,他背负的整个项目部的使命、公司的使命。“每天,我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矛盾,也从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寻找到了乐趣。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赶上这么一个大项目,可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建设这个工程的经验,对于我和整个团队都是非常好的积累,也是对住总精神的一个好的传承。当然,我们也为它脱了一层皮。”
2014年深秋,天气转凉,此时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一天,刘宁正支着胳膊在看图纸,忽然间感到不适,身体重重落在椅子上,瘦削的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为了抓住这个施工好时节,加班加点保工期成为项目的工作常态,连续几个昼夜值守施工现场,最终让刘宁身体出现问题。从医院取完药,他并没有遵照医嘱回家休息,而是径直又来到项目部,开的中药没有时间去煎制,又一股脑地埋进图纸堆里。同事看到他只顾埋头工作,贴心的将药煎好送过来。“刘经理,药煎好了。”此时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的刘宁根本顾不上:“先放着吧,这会儿烫,等凉了我再喝。”可没多一会儿,他又出现在工地跑上跑下指挥着,煎好的药还在办公室放着,早已经凉透了……
万科橙顺利交用的那一天,本来就不胖的刘宁瘦了近20斤,正值中年的他,大半头发已经花白。
刘宁认为:“每一个工程都是一次洗礼、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今年,作为北京住总集团三公司项目管理的一员悍将,他又带领着团队转战到了庞各庄住宅工程,准备谱写更绚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