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长明
新课改带给教师的,不仅是全新的理念,更是在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更多的是要让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有效教学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谈点体会。
一、指导学生预习,提前感知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加之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去感知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初步构建,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课堂中的引导,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在预习过程中,不能以简单的看看教材作为要求,而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任务,如需要了解哪些概念,看懂哪些例题等都需要一一明确,且要以课前练习题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然后给予反馈。例如,对于“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的预习,首先是要求学生对初中学过的函数进行整理,然后结合教材,初步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定义,根据例题探究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任务,自主学习后和同伴合作,共同完成课前练习任务,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的练习题,批阅,根据练习情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学生评价反馈。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进入课堂后,为了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可采用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在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一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话题、问题等多种方式进行。二是注重分析学生情况和知识间的链接关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复习,并引出新的知识点。同时,创设情境要关注情境的引导作用,要优化情境的方式,不能只追求形式,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尤其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从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素材,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三、以问题为指导,合作探究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是以教师讲得好为衡量标准的,而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通过探究而获得数学知识的构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中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予指导和点拨,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为此,如何有效地通过问题而引导学生合作就成为关键。例如,在讲“任意角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义角?角的范围是什么?举出一个0°-360°的角,并加以说明,由此而引出角的概念的推广,由教师给出“正角”的概念,追问:如何定义负角和零角?学生尝试下定义,教师补充并结合图开了指明什么是正角、负角和零角和标记方法。过渡: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经过预习,谁能说说什么是象限角。学生尝试说出象限角的概念,追问: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可否改为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定义中为什么要加“除端点以外”几个字?是不是任意角都可以归结为象限角?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以相应的练习巩固,并过渡到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探究中。如此,以问题推进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四、加强针对练习,促进发展
引导学生对问题探究而掌握相应的概念,此时需要结合知识点而及时展开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巩固并应用新知识,形成技能。加强针对性练习,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而且要丰富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练习要及时,学习概念后,要及时借助多媒体或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讨论,巩固概念。例如,在讲“象限角”概念后,提问: 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吗?第一象限角是锐角吗?为什么?锐角就是小于90°的角吗?以此来巩固概念。其次,在练习方式上,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提问,也可小组间相互提问质疑,还可以抢答方式进行。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标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才能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