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荀 群体的状态失衡与个体的理想坚持

2016-05-09 21:34
艺术汇 2015年4期
关键词:画画绘画艺术

我沙发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宝荀的素描作品,是常见的北方冬天的景象,两棵孤傲的杨树就那么寂寂的立在画面上……不禁让我想到创作这幅画的作者有着怎样一颗灵魂?是什么驱使他描绘这样一个灰色寂然的世界?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我走进了宝荀的工作室。

I ART:认识你是在你宋庄的工作室,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把工作室设在北京,能不能谈谈鲁迅美院时期和北京时期的不同感受呢?

李宝荀:我美院时期主要还是课堂上一些写生以及关于绘画技巧的一些练习,还没有关注绘画的本体,对于绘画创作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基本形成了对艺术的兴趣。2008年,一种关于艺术本质的冲动促使我来到北京,环境不一样了,最大的触动在于我需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状态。这种转变是漫长的、逐渐深入的过程,北京的艺术环境更加活跃,各种展览和交流会促使你去感受绘画、体验社会,思考二者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关系。思考和感受多了,视野开阔了,对于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自然形成一种自己想表达的语言,实际上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找到与人、与社会交流的出口。

I ART: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谁对你影响比较大?

李宝荀:现在基本上是整天在画室,画画或者读书,我特别喜欢逛书店,三联、Page One、还有外文书店,一个人在里面待上一天,选自己喜欢的书和最新的美术画册,当然也会有必要的应酬,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在画画,从早上画到晚上,乐此不疲,我沉浸于这种状态中,非常享受。

很多人都给过我力量,包括亲人、朋友、各位老师。他们给予我很多精神上的力量,在早期创作,对作品和自己都很迷惘的时候给予我很多鼓励和帮助。

I ART: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人是很热情的,这种情感你怎么看待。

李宝荀:东北人的情感还是很丰富的,它不单单表现为爽快、热情,那句“你瞅啥,瞅你咋的”只是简单的说出一个方面。东北人朴实、乐观的情感还是具有本土意义上的理想主义情怀。

I ART:你的作品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一群人,有时候是物体,你怎样看待关于人物状态、艺术传达、精神表现这一系列关系的?

李宝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带来不一样的经验。我的作品主要是以人为主,对人关注比较多,人物状态是画面上的静态呈现,我只是通过我的语言方式来构建画面的内容,但观者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传达效果。例如国产电视剧,它在剧本形式上可能雷同和泡沫化,但它还是反映了今天的社会问题,不管表达方式怎样,它都是在思考。我想我也是通过这些思考,然后运用绘画的媒介来传达,无论是一个人、一群人还是物体都呈现的是当下的状态,至于精神表现的呈现,观者不一样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

I ART:你说到媒介,以后是否会用别的方式来尝试呢?

李宝荀:我想会的,对于画画这件事,我很认真的对待纸张、油画布、画笔,我想我还是有一种情结在里面,以后可能也会尝试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媒介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反映我思考的问题,媒介就没有界限。

I ART:我在看你的绘画作品时,觉得有一种“叙事性”及情景的带入感在里面。

李宝荀:个人觉得还是有“叙事性”的,举个例子,有张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人摔倒了,旁边的人都站着。虽然这是一个热点事件,但是我的感知与经验告诉我,扶这个人本身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可现在变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责任问题。人是情感动物,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种社会问题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是人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都有待于商榷。摔倒的人只是一个符号,脑袋可以换成任何人,肢体动作怎么安排,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他们所构成的画面语言。这是社会的现象,也是问题,我是想通过这种画面的形式来反映当下的乱像。我关注的是生活本身,关注我身边发生的事,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做出判断。

I ART: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揭示艺术介入社会的途径。

李宝荀:对于“叙事性”的画面呈现,现在我想打破这种格局,这也是我近期思考的方向。我想转换形式,做更进一步的艺术语言探索。有的人可能一直突破不了自己的局限性,有的人可以瞬间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这是创作的过程,也是修行的旅程,与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思考方式、观察角度息息相关。“叙事”的概念本身是不存在的,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去思考它、实践它,删除那些不重要的语言和元素,不断的提纯、加工、整合,以至于达到纯粹。

I ART:关于观察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与思考,有什么心得体会?

李宝荀:我可能会细心的观察每一个人,生活的细节,这跟地域性、性格可能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是一种个体的观察方式。这种观察和感知能给我提供一些源源不断的素材,运用到之后的艺术创作中。我在画画的开始,从来不起稿,画面的填充、人物的传达、空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的未知性很吸引我,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我每天都会画画,作品非常多,自己满意的却很少。画画的时候是感性的,但得用理性来收。有时候感性收不起来时,这张画可能就废了。

I ART:谈谈你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李宝荀: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是享受,我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包括观察、思考,还有最后作品的语言呈现。作品题材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可能是我对社会的某种批判,但问题不能通过艺术的方式解决,比如雾霾的问题、扶不扶老人的问题,我虽然也没有答案,但我能看到,并能通过自己对于绘画语言的运用来传达我的思考,我和我的作品都是发生了的,这点也是我所享受的艺术的存在。

I ART: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李宝荀:我觉得每个艺术家都有“英雄主义”的情结,我也有。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在还上升不到理想、胸怀、情怀的高度,就像我的作品,大多数还是偏于凝重一些。我从来不看喜剧,更多的是日常剧,关于生活的现实,往往更能打动人。

李宝荀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他的内心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艺术形式言说着艺术与生活与他之间的关系。

社会在变化,人类也在改变。社会热点问题却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在感受之中,他也在感受中。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正好丰富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当整个群体都在失衡时,肯定会有某些个人站出来。

他的态度与坚持让艺术与生活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杜尚式”的调侃,不是“博伊斯式”的艺术与政治,也不是“沃霍尔式”的复制与消费。而是他自己的理想与平常,这才是李宝荀的生活哲学。期待他循序不断的生活发现和艺术语言的持续探索。(采访/撰文:丁浠文 )

猜你喜欢
画画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爱画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