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安全教育,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2016-05-07 17:49朱姝姝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4期
关键词:灭火器良好习惯内化

朱姝姝

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前提,失去生命一切都无法提及。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受社会外围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儿童生命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刻不容缓。关注学生生命安全,除了加强专项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加大安全治安设施投入,加强学生安全保护的力度和力量,还要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积极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生存。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学生共同编织牢固的安全防护网。

一、创设情境熏染,催生安全意识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如是说。儿童由于年幼无知,生命意识模糊,对危险认识麻痹,安全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经验,我们首先要唤醒和激发学生内心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等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创设一种怡情的情境,熏染催生学生安全意识。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危险无处不在,认识到危险对自身伤害的不容忽视,从而点燃心中的安全之火,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安全事故视频资料,有沉痛的溺水事故、可怕的火灾现场、痛心的煤气爆炸、悲惨的交通事故等场景,一组组触目惊心的事故画面,生动的事实,沉痛的教训,危险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敲打着孩子的心灵。接着,我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孩子们畅所欲言,将亲眼看到的或亲耳听到的周围发生的安全事例生动表述出来,我也不时地参与到孩子们的交流中去。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深深感染了学生,每个人在熏陶中安全意识油然而生,绷紧了安全之弦,充分感受到安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懂得安全事故对人们的伤害是沉痛而不可逆转的,使学生时刻敲响长鸣安全这个警钟。

二、丰富活动体验,习得防护技能

安全教育光凭空洞说教效果是很一般的,必须在实际行动中锻炼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本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习得防护技能。

自我保护能力是儿童必备的生存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保护技能,提升对一些突发事故或危险的应对能力,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活动体验的机会,共同探究掌握安全防护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分成两方针对一些安全话题展开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懂得了危险在哪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如何避免这些危险。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地震疏散逃生和火场逃生方法”进行讨论交流,在充分互动交流后,让学生进行火场逃生演习,孩子们在现场演习中用毛巾捂住口鼻,有秩序地逃离火灾现场。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空旷的操场上,由教师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邀请几个学生亲自操作,孩子们一手拎着小型灭火器,一手拔掉保险栓,对着熊熊燃烧的火苗喷射,看到自己亲手扑灭了大火,孩子们兴奋极了,经过这一次亲身体验,孩子们能更加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技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必须让学生在做中学,丰富活动体验,做到学、思、行相结合。

三、自我内化顺应,养成安全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李德说:“播下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习惯,播下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性格,播下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命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我们要以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终极目标。

外部教育影响必须经过主体的同化与顺应接纳到个体认知结构中,同时促进自身结构的转变。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巧都必须通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的自我调节来完善,内化顺应并表现至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实践与反面的自然后果法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我顺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安全习惯。为了教育学生养成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习惯,学生在课间活动时要文明,做到不打闹、不追逃,防止摔伤;上下楼梯靠右侧走、不拥挤,防止踩踏事故;上下学排队靠右走,骑车要规范,不闯红灯,防止交通事故。学生课后自觉遵守活动纪律,将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同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逐步养成良好行为。

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需在长期的点滴行动中逐渐内化而成,我们要课内外相结合,教育和鼓励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实践中感悟明理,在应用中内化,养成良好习惯。

“安全是天,安全是地,失去安全,就没了天与地。”让我们关注安全教育,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防护网,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猜你喜欢
灭火器良好习惯内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如何使用灭火器
透明灭火器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