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顺英,王小蕾,黎婵,蔡美玲
(广东省湛江市港区人民医院肺科2区,广东湛江524008 )
治疗性沟通对提高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应对能力的影响
叶顺英,王小蕾,黎婵,蔡美玲
(广东省湛江市港区人民医院肺科2区,广东湛江524008 )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提高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应对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经诊断为难治性肺结核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只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3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 SOC-13)进行应对能力评分,并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3个维度得分和SOC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提高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将治疗性沟通作为护患沟通模式,有助于开展各种医疗护理活动,提高患者治病信心和应对能力,提高疗效。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难治性肺结核;应对能力;健康宣教;护理
难治性肺结核是指初治菌阳性患者,按初治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完成后,痰菌仍阳性[1]。究其原因,除了个别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抵抗力差,或患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外,多数患者是由于初治和复治用药不规则,治疗不彻底,化疗失败而造成的。由于病情较重,化疗时间至少2年,预后不确定,经济负担重等原因,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各种压力导致患者应对能力低下,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性沟通是建立护患治疗性关系的重要手段,表现形式就是护患间的切题会谈,切题会谈既包括语言性沟通,又包括非语言性沟通,因其具有收集资料,满足患者需求,解决健康问题,和促进健康的治疗作用,因而称之为治疗性沟通[2]。治疗性沟通系统包括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和治疗性沟通。本课题尝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患者认知、情绪和态度,拟定沟通的计划,实施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引导患者坚持治疗等。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18~83岁,平均( 56.15±1.75)岁。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4年9月前未实施治疗性沟通模式的患者33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后已实施治疗性沟通模式的患者33例设为观察组,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只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按治疗性沟通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具体措施: (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了解患者认知、情绪和态度:通过有目的询问性交谈,了解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认识,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生活的看法。( 3)拟定沟通的计划:根据收集得到的有关资料,制定一个明确的沟通计划如交流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频次等,并将计划告知患者。( 4)实施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①通过交谈,向患者阐述此病可防可治,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②护士善于与不同类型的患者沟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及态度而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③指导患者办理“特种病门诊”的医疗保险手续,减轻经济压力。④妥善解决患者生活和就医困难,解除患者治病期间的牵挂和后顾之忧。( 5)引导患者坚持治疗:①帮助患者建立服药日志,每天定时服药,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②悠闲运动,坚持有氧户外活动,每天定时定量运动。③合理休息,早睡早起,每天睡眠时间在8 h左右,发热、咯血时卧床休息。④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饭前洗手,尽量减少聚会活动。⑤发放《肺结核生活健康小册子》让患者在该项目上对照自己,做对的打钩,做不对的打叉,护士检查、监督。⑤指导定期复查,若患者感觉不适随时就诊,每月复查胸片、血生化和血常规等。( 6)评价与记录:沟通结束时,根据交流效果、互动、配合等情况,做好评价、总结、记录,需再约下次交谈则告知患者,并以致谢。
1.2.2效果评价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 SOC-13)[3]对2组患者应对能力进行测定。量表有13个项目,分3个维度,每个维度由4~5个项目组成,得分为1~7等级,评分标准为1~7分。总分为各项目粗分相加,得分范围13~91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应对能力越强。其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4]。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3个维度得分和SOC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应对能力比较(分,x ±s)
难治性肺结核发病时间长,并发症多,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治疗难度大[5],其疗效和转归都存在着较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需要长达2年的规范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面对慢性传染病的折磨,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应对能力低下[6]。
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为一般性交谈,随意性大,内容和时间无具体要求。本课题尝试采用治疗性沟通策略,在宣教中选择针对性的切题会谈,步骤明确,建立关系→评估资料→发现问题→拟定计划→实施沟通→评价效果→总结记录→再循环。治疗性沟通讲究技巧,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本课题把重点放在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上,引导患者自觉遵循“全程、规则、足量、联合用药”原则,在护士指引下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提高自我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质,减轻因疾病应激引起的反应,改善并消除不良情绪,心理一致感得到提高。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3个维度得分和SOC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说明治疗性沟通可提高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应对能力。长期以来,只以疾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护理,把机械地执行医嘱和常规技术操作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此所形成的只关心疾病而不关心患者情感的工作模式,缺乏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7]。通过恰当的护患交流,既可增进护患感情,密切护患关系,又有助于开展各种医疗护理活动,提高患者治病信心和应对能力,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杨书娥.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14,( 1旬) : 90-91.
[2]李小芬.治疗性沟通在自发性气胸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 ( 7) : 598-599.
[3]包蕾萍,刘俊升,周颖.心理一致感量表( SOC-13)的信、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 5) : 299 -301.
[4]潘正群,范秀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和应对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 ( 5) : 523-527.
[5]黄妙锦.难治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继发重症药物性肝炎护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 ( 12) : 1610-1611.
[6]庄荣珍,梁志全,陈荣娇,等.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个体因素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 ( 13) : 2000-2001.
[7]李晓霞,陈锦萍,陈秀桃.有效沟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 ( 12) : 1515-1518.
(杨秀梅编辑)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the Respon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YE Shunying,WANG Xiaolei,LI Chan,CAI Meiling
(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Medicine,Gangqu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njiang 524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respon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tuberculosis.Methods: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from Oct 2013 to Sep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 33 cases each).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education.Mental alignment scale coping ability score ( SOC-13) was used to analyze response capacity.Results: Three dimension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P<0.01).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lign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patients.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mode,nurse helps to carry out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of medical care,improve cure confidence and response capacity.
Key words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sexual tuberculosis; response capacity;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收稿日期2015-10-22
doi:10.16753/j.cnki.1008-2344.2016.01.01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44( 2016) 01-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