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艳 罗先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虽然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领略过海风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养……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在沙漠中心》
请你以“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仔细咂摸“滋味”这个关键词,它不是写简单肤浅的食品的味道,而是要探寻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幸福、伤悲、悔恨、愤怒、思念、煎熬……要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就必须让人通过文字触摸到你的心灵。大家不妨运用点技巧,让无形的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可感,这就要在拟题上下点功夫了。文章的标题是作文的第一道风景线,一定要与众不同,秀出个性,避免撞题,才会瞬间吸引住阅卷老师,所以要反复酝酿。如拟题为“生活的滋味”“幸福的滋味”“爱的滋味”“快乐的滋味”“痛苦的滋味”“成功的滋味”会显得拟题平庸,轻率,这样的文题要么过大,要么直白,毫无新意。如拟题为:“拔牙的滋味”“罚站的滋味”“作弊的滋味”“背叛的滋味”“逞能的滋味”“近视的滋味”“屈辱的滋味”“奋斗的滋味”“受骗的滋味”则会显得独特新鲜。这些富有个性的文题是不是更能写出异彩纷呈的内容来?
【习作展示一】
近视的滋味
□周嘉译
“什么?”配眼镜时听到医生报出我的度数,我差点没吓倒在地上,“300度?”我好像有点重心不稳,用手扶住了一旁的玻璃柜。
医生一边“啧啧啧”一边摇着头看机器打印出来的结果,貌似自言自语地总结说:“唉,现在近视真是越来越低龄化了。”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糊里糊涂地听医生的建议配了眼镜。
回到学校,我把眼镜偷偷地藏在书包里,我怕同学们冲着我叫那些无聊而又伤自尊的绰号。我羞于接受这个事实,可看不清黑板却又必须戴眼镜。真是无可奈何啊,无可奈何!比如上次:周老师不停地在黑板上写题目,我看不见就只能埋头看作业本,周老师让我们看黑板,我抬起头,使劲眯着眼,可还是看不清。周老师要找同学口述解题过程,刚好点到我,我便只呆呆地站着。周老师便生气了,他冲我吼道:“叫你看黑板你不看,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当你多聪明呢?给我站好!”于是,我就带着一肚子的委屈站了一节课。唉,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
下节课又是周老师的课,他一定会找我的麻烦,我心里对上次的事耿耿于怀。上课了,周老师开始讲题目,我有点担心,偷偷地取出眼镜,像贼一样地把眼镜架在了鼻子上。因为是第一次戴眼镜,而且度数也比较高,所以没一会儿我便感到眼酸,鼻梁也总感觉不自在。我只好用手扶着,鼻梁的不适才稍微好了一点,可是周老师以为我在打瞌睡,一直瞪着我,我又不得不规规矩矩地把手放下。真难受啊!
一下课,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眼镜摘下,放到盒子里。拿出镜子一照,鼻子上多了两个红点。
后来,医生让我长期戴着,这下就更不方便了:任何时候我都要注意不能和别人过度地亲密接触;食堂里热气很大,镜片蒙上一层雾便看不清楚任何事物,更加尴尬;同学喜欢向我泼水,泼到了眼镜上,眼镜还要定期清洗;不能做我喜欢的运动;好多东西不能吃……都是因为近视,折磨死我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学们,保护好你们的视力吧!近视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别让别人把“四眼妹”的称号也加在你头上。
点评
本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饱受近视折磨的同学的深深苦恼。选材贴近生活,详略得当,感受深刻。文中处处在强调这种难受:得知近视时的难以置信、发蒙,上课时羞于戴眼镜被老师责罚的苦不堪言,强迫自己戴上眼镜的别扭……习作文笔细腻,层层渲染,体验真实,叙事生动!
【习作展示二】
被骗的滋味
□肖雪晴
冬日,清晨。我奉命下楼买早餐。昨夜的大雪染白了街道,许多人家在过年时倒贴在门上的大大的“福”字格外醒目。
一阵风伴着零碎的雪花向我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将棉袄又裹紧了一点。我想快点回家,于是我开始加快脚步向早餐店冲刺。路过一家大超市时,墙根边蹲着的一位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他面前立着一块牌子,好奇心促使我去看。
走近了,我才看清牌子上的文字:“我来到贵地投奔亲戚,但亲戚已搬走不知去向,上个月钱全被偷光,求好心人提供20元让我吃顿饭。”我顿时涌起了同情心,开始打量这个老人。他抱着双臂,瑟缩着身子,满脸悲戚,眼眶深深下陷,浑浊的双眼写满无助。渐渐地,他将双目微闭起来。他脸上布满皱纹,皮肤上还有大大小小的伤口,他看上去奄奄一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他竟然只穿着一件蓝色布衣!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路过,可他们大都对这位老人熟视无睹。
我感到一缕辛酸,也被周围那些冷漠的行人激怒了,不就是20元吗?这比一些人打一宿麻将的钱要少得多嘛。我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20元,放在了老人身前的小桶里,并对他报以我认为最甜美的微笑,然后轻松地离开。
买完了早餐出来,发现那个老人已经不见了。他一定拿着钱去买吃的了吧?我脑袋里浮现出这位老人在一家小餐馆里对着米饭拌菜狼吞虎咽的场景。20元钱能帮助一位老人,真好!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做好事不留名,我感觉自己顿时变得无比高尚,一整天都在沾沾自喜。
差不多过了三四天,我又一次上街,在一家商场入口前,我再次看见那个老人!他以同样的姿势蜷伏在角落,不同的是他这次换了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这次他身前立着另一块纸板,上面写着:“我被儿子赶出来,在外流浪八天了,一直身无分文,求50元买件新衣。”他面前的破碗里有100元的,50元的,10元的……还有人在不断“帮助”他。当钱一张张落入碗中,我隐约看见他的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我怔怔地立在那儿,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内心难以平静。愤怒?羞愧?恶心?……各种复杂的感觉排山倒海般涌上我的心头,它们张着利爪狠狠撕扯着我的内心,心在一阵阵抽搐。雪花簌簌地落下来,落在我的头上,脸上,冰凉冰凉的。心里,透心的凉。我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可怜的小丑,全世界都在嘲笑我的愚蠢、天真,我周围是一片片讪笑,一声声咒骂,一阵阵讥讽,还有——那老人当初望向我时,那无助的眼神。
这不是我第一次被骗,但我觉得这次被骗的滋味却刻骨铭心,我欲哭无泪,心头堵得慌,有种要窒息的感觉。
点评
上当受骗的经历总是让人刻骨铭心,特别是当善心被人利用更加让人气愤难消,作者就选择了这样一则典型的素材,来揭露社会中那些利用人们的善良不劳而获的可耻行径。作者直言不讳地表露了自己受到的深深伤害,把受骗的复杂滋味描绘得细腻入微,化无形为有形,可触可感。文章叙事清楚,两次遇见行乞的老人,同样的骗局,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心境,行文可谓曲折有致。
【习作展示三】
那顿晚餐有别样的滋味
□付久思
父亲在厨房笨拙地忙碌着晚餐,母亲一言不发地帮忙。虽然,此时已是凌晨。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这顿难以下咽的晚餐,任泪水肆意地滴在碗里。父亲坐在对面,我看见的仅是他哭得红肿的眼睛。
父亲从未做过饭,起码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的。我也很少有时间和他一起吃晚餐,因为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外面应酬。要是以前,若这个时段他还醒着,那八成便是他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到家。由此说来,他对我的关心真的少。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早晨,我和往常一样拎着书包准备去上学,父亲也和往常一样在车里等着送我。而我却走向了另一条路。我背着书包一路小跑,直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才停了下来。我拐过曲折的小巷,不知自己跑到了哪里。我看了看手表,分针已经指向了四十。呵!该发现我不在了吧?没错,我离家出走了,离开了我觉得早已不爱我的父母。我是个叛逆的孩子吗?不,不是的,直到昨天我在父母心中还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我早已受够不被父亲理解不被父亲关心的日子。
天空阴沉沉的,闷得让人抓狂。我独自坐在公园土山的脚下,看着一水之隔的学校。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楼阳台上打闹的同学,可我不属于那里,因为那里有扼杀我快乐的人。
伴着两声雷鸣,天空终于下起了雨。原本的闷热变成了快意的凉爽。风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珠击打着我的脸颊。此刻的我又冷又饿。天啊!就连你都在折磨我这个被父母遗忘的孩子吗?
我蜷缩在了一个能避雨的地方,眼前的世界开始变得混沌,对面的学校开始变得模糊,一切就像虚构的一般,我慢慢地闭上眼,感受着寒冷和痛苦。不知过了多久,一件拥有熟悉味道的衣服披在了我的身上。我睁开眼睛,原来,是父亲。
恍恍惚惚,我也不知是怎样到的家,这一天我怎么过来的,只是当我开始意识到什么的时候,我看见的是厨房里忙碌的父亲。我看着父亲的劳动成果,默默地吃着。现在哪怕是一句责备的话都会引起我和父亲的战争。父亲一言不发地看着我,良久,他终于发话了,却没有责备,没有愤怒,没有预想的大发雷霆,只是一句不愠不怒的“饿了吧”。
我怔了怔,不作任何回答,狼吞虎咽地吃着,轻微的抽泣不禁变成了号啕大哭。这饭菜太咸,太酸,太甜,不善厨艺的父亲虽不善言辞,却用行动表达着对这个无知女儿的爱。
从那以后,父亲每晚都会坐在我对面一起吃晚餐,但再也没有哪顿晚餐像那天一样,别有滋味。
点评
一场误会,一次情绪的宣泄,成功地启示了父亲,的确别是一番滋味。事情本身简单,倒叙的叙述手法,加上作者细腻的文笔,让个中体会抒发得淋漓尽致,情节设计也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