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岚(武强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衡水 053300)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朱晓岚
(武强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衡水 053300)
目的 分析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本科普通缝合方法,观察组则给予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应用效果以及疼痛指标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观察组产妇所采用的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能够有效降解,其出院前的愈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中无拆线疼痛案例,均表现为轻微切口疼痛,对照组产妇中出现重度拆线疼痛情况和中度拆线疼痛情况,因此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能够保障其在产妇体外获得有效降解,且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临床治疗;临床应用
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直线上升,人们在临床治疗当中所采用的医疗器械的质量水平亦越来越高。目前,在手术当中专门用于缝合患者伤口组织,或是用于止血的专业线即为手术缝线,其是如今外科手术当中的必备手术用品。其中,可吸收缝线是天然合成材料结构,本身具有相应的生物相溶性,同时机械强度也较为良好,能够在产妇体内自行降解[1]。基于此,选取我科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2±2.3)岁;对照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观察组,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两组产妇在产次、突发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本科常规手术线缝合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方式[2]。具体有以下两种缝合方式。
1.2.1 会阴侧切口缝合
缝合前需采用利多卡因10 mL麻醉产妇会阴部神经,然后逐渐将产妇阴道壁通过食、中两支撑开,然后在会阴后联合线内侧侧剪出3~5 cm的切口,并以此沿45度内侧切开,在此过程中尽可能促使黏膜和皮肤切口保持一致。然后在胎儿及胎盘顺利分娩后,采用生物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要求缝合松紧度适中,在缝合时不可存在死腔,保持针距在0.5~1 cm,缝合至切口时,在另一侧打结,并减去线头。
1.2.2 剖宫产横切缝合
麻醉后,采用生物可吸收缝线对产妇子宫下段切口处进行锁扣缝合方式,缝合打结后不剪去线头。采用4-0缝线连续缝合产妇脂肪层,采用1-0缝线缝合产妇筋膜层,不打结[3]。对产妇皮肤切口顶端位置实施连续缝合,直至切口外侧的皮缘处,最后将和脂肪层缝合时所留的线尾打结处理,并减去线头。
1.3 判定标准
切口愈合标准,通常划分为以下三个级别:①甲级,愈合较好,缝合皮肤比较美观,无瘢痕,无不良反应[4]。②乙级,愈合不明显,切口位置存在炎性反应。③丙级,切口无改善,甚至化脓、感染等,需要进一步实施引流操作。总愈合率=甲级+乙级。
疼痛评价标准,具体参照VAS模拟评分进行:①0分,无疼痛。②1~3分,轻微疼痛,但并不影响日常活动及进行母乳喂养。③4~6分,疼痛剧烈,无法进行正常活动。④7~9分,疼痛难忍,无法独立活动,需要依赖他人。⑤10分,疼痛剧烈,需采取相应镇痛措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对比
术后,观察组产妇所采用的生物性可吸收风险能够有效降解,其出院前愈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中无拆线疼痛案例,均表现为轻微切口疼痛,对照组产妇中出现重度拆线疼痛情况和中度拆线疼痛情况,因此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疗效对比 [n(%)]
2.2 术后情况对比
术后,观察组产妇的切口开裂情况、感染率及脂肪液化情况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n(%)]
通常产妇在进行分娩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用力过大、产前后切口形态变化大导致会阴裂伤,而对于产妇会阴裂伤的情况必须及时实施皮内缝合手术进行治疗。但是这种缝合手术具有一定难度,采用常规的手术缝线很容易引发感染及发炎,即便是痊愈后也很容易留下皮肤瘢痕[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得以推出,这种缝合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手术缝线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能够有效的在产妇体内降解,并且能够防治瘢痕组织增生,充分的满足了孕妇及其家属们身体健康和美观的要求。
本文选取我科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划分两组,分别使用常规缝线和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所采用的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能够有效降解,其出院前的愈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中无拆线疼痛案例,均表现为轻微切口疼痛,对照组产妇中出现重度拆线疼痛情况和中度拆线疼痛情况,因此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切口开裂情况、感染率及脂肪液化情况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能够保障其在产妇体外获得有效降解,且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1]夏晓玲,卢慧君,闫丽娟,田月芬.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4:1986-1987.
[2]麦建彩.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746-1747.
[3]李忠玲.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疾病患者19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769-1770.
[4]叶海琼.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8:1853-1854.
[5]牛景艳.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4:655+657.
Biological absorbable sutures in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inical treatment
ZHU Xiao-lan
(Wuqiang county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bei Hengshui 053300, China)
R687.3
B
ISSN.2095-8803.2016.02.045.02
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