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 一声吼尽千古事

2016-05-06 07:35白英
中国西部 2016年4期
关键词:华阴月琴老腔

文·图/白英

华阴老腔 一声吼尽千古事

文·图/白英

八百里秦川

千万里江山

乡情唱不尽

故事说不完

扯开了嗓子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

伙计 哎 抄家伙

……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

华阴老腔一声喊

2 016央视春晚上,由谭维维、张喜民、华阴老腔演员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华丽亮相。特别是参演的农民,弹奏着自制的六角月琴和钟铃,吼出了已流传两千多年的华阴老腔,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月里,在西安曲江寒窑庙会上,我有幸观赏了华阴老腔的现场表演,这黄土高坡上土生土长的唱腔唱段,浓缩了原生态的黄河文明,苍凉雄浑、群情激昂、刚烈豪放、荡气回肠,陕人的刚强性格跃然而出。正所谓“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表演:众人帮腔满台吼 惊木一击泣鬼神

正月的西安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当我来到昔日王宝钏和薛平贵坚守爱情的寒窑遗址公园时,只见人如潮涌,年味扑面而来。特别是因春晚亮相而爆红的华阴老腔原班人马在此表演,更是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我随着人流来到了小广场上,广场正中是一个小型的舞台,只见十几张条凳放置在舞台上,一群身着对襟短打的老汉们围在台角拉话。“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忽然间,一位穿红衣的精瘦老汉跳上了舞台开始招呼众人。“好了!”刚才还闲散的老汉们,扛着各种乐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两人直接坐在地上,左边的手持胡琴,右边的则摆开了“打击乐”——自制的梆子和钟铃。“抄家伙,曳一板!”红衣老汉怀抱六角形月琴,站在中间指挥大家。人们一下就认出了这是华阴老腔的名角儿,刚在央视春晚露了脸的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随着张喜民的吆喝声,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喇叭声、铃铛声,还有木头敲击板凳的声音,扑面砸来,让人一时发蒙却又快活极了。这便是华阴老腔,从远古传来的大地之音,悠扬豪迈,古朴久远……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男人下了塬,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塬上转……”沙哑的吼声瞬间回荡在空中,台上的11个人吼了起来。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这些台上的演员们,挽着裤腿,敞着怀,或是径直地蹲下来,或是惬意地席地而坐,有的嘴里叼着烟袋,有的还端着大海碗,展现的都是日常姿态和真实的生活世界。唱到尽兴之处,他们仰天齐声长吼,用力跺地,群情激昂,仿佛要把内心尽情地宣泄出来,苍凉雄浑的声音刺破了天空,直插云霄。

忽然,一位刚才还坐在舞台后侧板凳上抽烟的老汉,把手中的烟袋锅子插在后脖子,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抡起一条长凳窜到台前。条凳让他摆弄得忽而四脚着地,忽而两腿悬空。他抡圆了胳膊,力道十足,和着曲调,变换着姿势用惊木猛烈地敲击条凳的不同位置,一声声节奏鲜明的巨响迸发出来。真是“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

惊木一击泣鬼神

一呼百应

华阴老腔传承人 张喜民

起源:船工号子齐声喊,黄河岸边诞老腔

“征东一场总是空,难舍大国长安城,自古长安地,周秦汉代兴,山川花似锦,八水绕城流……”我最早知道华阴老腔是在看电影《白鹿原》时,电影一开头就给观众展现出这样的景象:金黄色的麦浪滚滚涌动,在风吹麦秆发出“咔嚓,咔嚓”响声的伴奏下,远远传来这悲凉沧桑的老腔声,唱着征战和剿杀,唱着牺牲和失败,一时间刀枪剑戟,一时间人仰马嘶;一时间气吞山河,一时间天地无畏。粗犷、豪迈、冷倔、怆然,让人荡气回肠!这声音,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神经,震撼着人的魂魄的同时带你穿越时空回到那已经远去了的年代。

抄家伙,曳一板

张猛在表演中

此刻在西安亲身感受了华阴老腔的震撼,心中是格外的兴奋。一段刚刚唱完,场上就爆发热烈的掌声,从这些平时种地的农民身上,丝毫看不到职业演员的“演”戏感。张喜民稍喘了口气,站在台中与大伙拉起了话:“额(陕西方言,意为我)叫张喜民,来自陕西华阴县双泉村,就是华山那个地方。腻(陕西方言,意为你)别说咱这老腔,是一个最小的戏曲,就咱们全村唱这个老腔,后来慢慢的城里人才知道,在咱中国还有个老腔。这就是在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

张喜民身材高大,声音沙哑,演出时爱穿一件暗红色中式衣裳,在后台则总是抱着月琴静静地坐在自带的高凳上。他带领的老腔演出团,春节前一直在紧张地排练央视猴年春晚的节目。春晚演出后,老腔受到了民众空前的欢迎,演出团顾不得休息又马不停蹄来到了寒窑庙会上,从中午十二点半开始,一下午要演三场。趁着表演间隙,他给热心的观众们讲起了老腔的前世今生,以及老腔艺人的喜乐人生。

两千年前,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的土塬上,有一座“西汉京师粮仓”,所以就有了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有一群船工,每到拉船时,总有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紧跟着齐喊齐用力,另有一人用块木头有节奏地击打船板。后来,这号子便成为一种号召,引领众人拉船。再后来,起头喊号子的人演变为主唱,跟着一起喊的众人演变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也成了乐器。于是,黄河岸边诞生了老腔,于是,老腔演变成了戏,有了唱腔。

这种根植于华山脚下,浸透着黄土和黄河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唱腔,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完善,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唱腔被概括为“沉雄古朴、粗犷豪放”。剧目题材多为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表演程式则以“征战”“列阵”“厮杀”,以及擂鼓呐喊为主,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演出形式以皮影为载体,只要五六人即可完成。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铰子、梆子、铃铃和木块击板,还负责帮腔。近几年华阴文化部门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才把这种幕后表演形式推到前台,让人们在欣赏它高亢激越腔调的同时直观地看到演员张扬豪迈的表演。华阴老腔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2006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华阴老腔的名角儿张喜民的月琴

传承:正是豪杰催马进 前哨军人报一声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张喜民、张新民、张四季……生活中的老腔艺人其实是一个沉默的群体,话不多,总是露出憨憨的笑。然而,当他们开口吼唱时,他们的表情瞬间丰富起来,随心所欲地释放沉寂已久的内心世界,声音沙哑,荡气回肠,充满了力量。

张喜民拨弄着手里的六角琴,说起华阴老腔的传承,他时而深思,时而欢畅。原来华阴老腔皮影戏本是张家的“家窝戏”,用于自娱自乐、自我消遣,并且明确规定只传本宗本族本家男性。张喜民1947年生于华阴市双泉村,15岁开始随家人学老腔皮影戏,父亲送了家传的六角琴给他,琴上现在还能见到用毛笔写的“62”字样。他学艺5个月后就登台演出,一出《罗成征南》使他名声大噪。因他年龄小,又为主唱,初出江湖即声名鹊起。

后来张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声也越来越响。华阴及周边几个县城,甚至与陕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过这个戏班的足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能请到张喜民唱一场戏,在当地是有面子的象征。但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庆典祭祀不再请老腔演出,往往以电影、演艺晚会取而代之。2005年,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唱词,老腔才算是真正被外界所知。老腔从“小家戏”华丽转身为名流戏曲,从华阴走向全国,甚至还远渡重洋,到日本、美国等地演出,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黄土高原,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张喜民操着一口陕西普通话说:“我们的家戏能发展到如此境地,都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华阴老腔越唱越火,但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现在的老腔班底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多岁。说起传承,张喜民甚感压力。2008年,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成为张喜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老腔这门家戏,绝对不能在我手中丢掉!”近年来,张喜民早已打破家族传承的戒条,只要爱好老腔的人,都可以来学。他还通过办培训班、带徒弟等形式,期望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

可喜的是,张喜民的孙子,已是大学生的张猛从2005年开始跟着爷爷学,现在也能登台演唱了。说话间,又到了开演的时间,张喜民亲自把孙子领到台上,介绍给观众。“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催开青鬃马,豪杰敢当先;正是豪杰催马进,前哨军人报一声。”台上的老少爷们又吼了起来,那声声入耳的旋律,荡气回肠的唱词令人热血沸腾。华阴老腔这一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艺苑奇葩,必将迎来一片光明灿烂的前景。(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猜你喜欢
华阴月琴老腔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悦己
老腔唱新歌
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基于网络语言文本分析的全域旅游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