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民族舞教学创新思路探究

2016-05-06 06:34刘忠华
教师·上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舞美育舞蹈

刘忠华

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为高校的舞蹈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高校民族舞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高校民族舞蹈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成绩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民族舞教学内容和时代脱节;应付、挤占民族舞蹈课的现象仍然存在;民族舞蹈教学资源配置不达标;民族舞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一、目前高校民族舞教学存在的问题

1.民族舞蹈教学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从全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来看,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民族舞蹈美育功能认识不到位,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重视不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学校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需求,系统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

2.民族舞蹈课程设计和开展缺位

目前,高校的民族舞蹈课程的设计和开展缺位,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过于专业细化,舞蹈元素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内容。在舞蹈教学方法上,依然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高校民族舞蹈课程目标一定要科学定位。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民族舞蹈美育课程目标。学校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主要包括民族音乐、戏剧、戏曲、民族舞蹈、影视等。同时,学校要按照民族舞蹈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

二、创新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思路

1.创新高校民族舞蹈艺术课程体系

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越多,分科越细,越让学生无从选择。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将民族舞蹈设为专业必修课,它是在内容体系上具有渐近性、复合性的课程,即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以讲解基本的民族舞蹈艺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从其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为选学其他门类的舞蹈扩大了空间。另外,要贯彻好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培育高校舞蹈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舞蹈特有的历史,使得学生对文化理论课不够重视,成为提高文化素质水平的障碍,不少学生在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上仍处于贫乏状态。这不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且对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作为民族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其舞蹈生涯中,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整体艺术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与发展。那种单纯追求技能熟练而忽视文化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只能培养民族舞蹈的匠人,而永远不可能造就集表演、教学、编导、研究于一体的优秀民族舞蹈人才。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好舞蹈的动力,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形成爱好的升级,积极培养发展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并使这种爱好舞蹈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升温和发展,成为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一些新的教法。如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民族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在教学过程中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所包涵的东西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的。利用电视教材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有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学习动作的兴趣将会更高。

(作者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舞美育舞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民族舞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措施意义与对策研究
冰上舞蹈搭档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论如何更好的表现民族舞的神韵
我和舞蹈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