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芳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发现通过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内动力;调动学生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结合情境;善用泛读;讲故事等方式,可以很好地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人人都有好奇心,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而且初中语文文言文本身就有很多奇趣的东西、有很多学生未知的东西,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内动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懂得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文言文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灵魂,学好文言文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前提和保证;要懂得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工具。诵读文言文可以时时激越起浓郁的情愫,产生对祖国、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懂得文言文是我们当前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同我们个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学好文言文的内动力,这个内动力将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主要源泉。
2.调动学生激情,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首先,教师要仔细体会揣摩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情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感人,激发学生深切感受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感情共鸣。其次,巧妙导入、趣味开讲。这样能迅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想障碍。再次,巧妙设疑。恰当的疑问,犹如口含青梅,回味无穷,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最后,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教师应尽可能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态势)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传情达意。如在教《木兰诗》一课中,我就巧妙设疑,“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因为脚注是“织机声”,而参考书有三种解释: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我让学生讨论,按当时的背景,哪一个解释是最好的?学生兴趣高涨。
3.结合情境
教师在教读有关写人叙事类文章时,就可以结合这类文章趣味性浓、教育性强的特点,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例如,在教《伤仲永》时,就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地感知文章内容,再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对文中事件、人物作恰当的评价,并且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来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学生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文章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子的意思,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文章的重点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很枯燥,也就乐于学习了,也就能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了。
4.善用泛读
教师在教读写景状物类的文言散文时,就可以采用泛读方法,因为这类散文大多以其流光溢彩的文字,形色俱佳的魅力在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教师泛读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有时可以平静祥和,如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缓缓地淌入学生的心田;有时可以激情奔放,气势磅礴,如大江东去,扣人心弦,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时可以低沉悲痛,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使学生深受感染。例如在教读《岳阳楼记》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诵读方法来感染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洞庭湖气象万千的变化,整体地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就可以熟读成诵了。在阅读这样的美文佳句时,我们既可欣赏祖国多娇的江山,又可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流淌的对奇山异水的挚爱之情。教师在教读这类美文时,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类文章大多都按“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路来组织材料。此外,还要品味优美的语言,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摹之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长此以来,我们就可以提高欣赏文言散文的品位与审美情趣了。
5.讲故事
教师在教读寓言哲理类古文时,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因为这类文章一般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文笔隽永、耐人寻味,往往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例如在教读《愚公移山》时,就可以结合电视剧《王屋山下的故事》中的情节来学习课文,因为很多学生对电视中的情节比较熟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口述故事情节,加深记忆,并能说出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运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学生兴趣来了,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教读文言文时,教师适当地增添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一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学生也会慢慢地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也会逐渐喜欢上文言文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各类不同风格的文言文了。
参考文献:
[1]龚如君.让语文教学富有情趣[J].中学语文教学,2008,(8).
[2]卢军强.浅谈提高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作者单位:广东省德庆县德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