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喜英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究
罗喜英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随着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入高潮。其中,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管理会计胜任能力的分析,总结出目前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胜任力角度,对我国管理会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对策。
关键词:胜任力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将管理方法与会计职能融为一体,为管理当局提供预测分析、经营决策、预算管理、战略规划等决策支持,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指出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此,管理会计引起了全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均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积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但企业对管理会计有哪些需求,如今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管理会计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面与企业的需求是否有差距,管理会计需要进行哪些教学改革才能满足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呢?这正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内容。
胜任力的研究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由大型企业集团对不同层次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采用,随之,各行各业的职业组织(比如会计、教育、医疗)也运用胜任力来考察和培养本行业人才。
征求意见稿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通过对我国相关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比较注重专业技能(通常称为硬技能)①,而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比较缺乏(佟成生等,2014),管理会计方面更甚。不多的胜任力研究均体现在高级会计人才的胜任力方面,比如王洁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等。专门针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的组织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
佟成生等借鉴IMA、IFAC的企业会计师分会及国内政策法规对管理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认为管理会计人员胜任能力包括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知识及方法、数据分析的技巧、懂得运用科技及相关的软件、对潜在风险的认识、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对战略选择的评估能力、能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行业前沿与把握九项能力,同时把管理会计人才分为低层、中层和高层。其问卷数据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胜任能力/技能的要求
由图1可见,就单项而言,低层的位列前五的能力分别为: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的工具的知识及方法、数据分析的技巧、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懂得运用科技及相关的软件;中层和高层的分别为管理会计的工具的知识及方法、数据分析的技巧、成本管理技术、懂得运用科技及相关的软件、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总体而言,无论哪个层次,都比较重要的四项为管理会计的工具的知识及方法、数据分析的技巧、懂得运用科技及相关的软件、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该分析中,低层的成本管理技术比高层和中层比例都高,是最突出的。但各个层次的对数据分析的技巧基本没差异,也许源于作为内部使用的工具,管理会计必须要学会拿数据说话。尽管该调查问卷对中层和高层的表现基本一致,差异很细微,但总的来说,已基本表述了管理会计基础技能类的胜任能力的具体表现,学会基本的管理会计知识及方法、精通数据分析、懂得必要财务软件的应用等。由于管理会计还需要为企业筹划未来,因此一些高级技能类的胜任能力/技能,如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对战略选择的评估能力、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等都是管理会计不可缺少的胜任能力。此外,一些软技能,如领导能力、沟通技巧等对管理会计也非常重要。
过去30年,管理会计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因为公众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愈加扩大提出质疑。Hawkes等人研究发现,学术型人员善于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技术来教育学生或管理组织,而实务型的人员则善于用传统的管理会计技术。管理会计必须达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效果,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组织与社会的理解能力。
西方会计学科教育对管理会计教育的重视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管理会计变革,随着西方高校对管理会计教学的力度逐步加强,管理会计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管理会计脱胎于西方管理会计,所以在教学及其应用方面与国外管理会计存在很多相同点。在我国的会计教学体系中,管理会计的课程设计较为单薄,理论知识不够深入,应用技能太过浅显。同时,我国本科管理会计课程结构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教学,经典案例分析较少,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够明确。我国管理会计教学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分析
首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目前,管理会计教学普遍将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会计等作为教学重点,一些新的符合新经济增长趋势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内容还未能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比如战略管理会计、作业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根据现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应对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所给予的挑战,无法适应新环境下的竞争。因此,管理会计学科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设置如果还固守旧的教学内容和理念,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适应新经济环境的挑战,造成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可能一出校门就成了废品。因此,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结合社会实务需求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完善;应在符合经济发展、结合实务的基础上加以删减和调整。
其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决策及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交叉;与成本会计在成本预测、成本分析及标准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这种重复交叉现象的存在,不仅消耗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而且重复学习破坏了3门课程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对3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分配边缘化交叉化的知识点,规范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将各学科的特色及侧重点体现出来。
2.教学方法分析
基本上,管理会计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各高校一般以原理教学法为核心,注重课堂讲授和习题演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方法陈旧。现在的高校教学普遍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利用PPT放映幻灯片进行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记笔记,极少运用其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讲”仍是主要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远远不足,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很多学生只有被动地听,甚至听不懂,更别说提出问题和发掘问题,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程度很低。(2)教学形式落后。大多教师遵循教材的章节体系来编排教学任务,这种循规蹈矩式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利于知识点间的联想,同时略感枯燥的课堂会让学生觉得乏味。(3)课外实践教学严重缺乏。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来看,管理会计课程几乎没有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即便存在也流于形式,学生几乎不可能真正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4)考试形式单一,应试教育比较明显。高校普遍均实行标准化考试,对于考试内容和答案均是既定模式,只需要学生按照统一的思路去完成,且考试形式单一。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往往通过考试来体现,卷面成绩占主要地位,而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则是次要的。试卷中关于案例分析、综合讨论这类需要结合书本与实际的考核内容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在客观上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导致应试教育的变本加厉。
3.教学资源分析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就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为其提供支撑。但是,目前管理会计教学资源严重缺乏。一是教师资源缺少。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到高校,接受的是理论性教学,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资格教育,缺少实践经验,学生难免会觉得空洞和乏味。二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案例资源非常缺乏。目前管理会计中的案例大多数是由国外教材翻译过来,与我国具体情况并不相符。而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比如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方法,在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却并未予以采用。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角度对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进行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学难以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基于胜任力角度,我国管理会计高校教学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呢?
1.教学内容改革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了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此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会计教学方面,首先,要与战略管理密切联系。西方30多年来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会计与战略会计相结合,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二是管理会计与作业管理相结合,发展作业成本管理会计。可以依据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构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当然,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并不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全盘否定或取而代之,而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其教学内容不仅要突出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决策和执行会计等管理会计基础性内容,还要结合新经济和企业管理实际需求,让学生在管理会计的学习上做到与时俱进。其次,相关课程的协调统一。管理会计应当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教学主线来设置教学内容,财务管理则应当以企业资金的规划和控制为教学主线来设置教学内容,成本会计应以对外部进行报告所需要的历史成本资料的提供为教学主线来设置教学内容。相关授课老师应互相沟通、协调,避免课程内容重复,节约教学资源。最后,运用案例教学充实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启发性、实践性为核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分析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并由学生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教学方法更新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满堂灌”现象,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再运用启发式讲授、问题式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在满足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提供问题教学策略、启发式讲授策略和案例教学策略等。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
由图2可见,双向互动性教学模式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督查要求,形成一种循环双赢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实现“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转化、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在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下,评价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评价的内容不能只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达沟通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理论知识、岗位应用、专业技能和专业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实用型、开放式、一体化的考核体系。
3.教学资源整合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管理会计教学必须进行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进行理论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比如设立管理会计协会,目的是为了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或者开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教学案例,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平台。紧密联系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使理论与实务结合,并在实务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其次,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机制,密切联系企业实务,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再次,外部聘请企业资深管理会计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定期开设讲座、座谈会等,使学生知晓实务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实务中案例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与企业合作,开发出比较完备的管理会计实验软件,通过软件全面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决策。
注释:
①管理会计师的胜任力分为硬技能和软技能,可将功能性胜任能力和广阔的商业视野能力归为硬技能,而个人胜任能力可以归为软技能。
参考文献:
[1]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13-20.
[2]冯雪琰.基于CDIO理念的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3,3(6):120-122.
[3]信春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1(10)上:49-50.
[4]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4):125-128.
本文系教改课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