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作为电类学科的主要技术课程之一,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是相关专业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系统化学习电类课程的基础与前提。在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强化学生对基本电路及电子元件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使他们打好后续学习的基础已经成为教师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在高校改革深化进行的当下,电工电子实验室为电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实践水平,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密切结合起来的机会。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开展基础锻炼并强化动手能力,还能逐渐深化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逐步养成电学专业化的思维模式。
1、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与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是这类内容学习的两种主要途径。现行的教学安排中,重理论而轻实践,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于大纲对学生实验环节进行约束管理的情况还十分普遍。可以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增长。
1.1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课堂教学
从课程安排上看,实验教学与理论结合的过于紧密,甚至出现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情况。学生在定时、定量、定内容、定方向的研究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指令,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发挥,使他们只能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来完成这些工作。由于实验开始前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仪表连接等工作都已经被完成了,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可操作空间是非常小的,他们无法就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排查,也不能在准备环节与善后环节中得到锻炼,这使得他们只能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不断重复,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提高实验完成的质量与效率,而不能从本质上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并拓宽他们的实验范围。同时,鉴于课本上的实验内容较少且内容太过基础,所以学生在反复实践课本实验的过程中也容易失去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这种情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很容易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并丧失了原有的教学目标与课程使用价值。对多数学生来说,实验课只是对理论课的重复和强调,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无法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也不能让他们得到有用的知识。机械性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与观察、实验报告的书写构成了整个实验的全部过程。
1.2缺乏对学生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严格按照课本及教师指导进行的,所以学生在实验课上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实验室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引导作用与实践作用,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亲身试验来验证理论,也无法用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器材与实验内容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才能与智慧的发挥,使他们只能在固有的试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从而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也无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兴趣与学习需要去安排和调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进度与授课节奏。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很难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激发,他们也很容易失去继续学习及深入思考的兴致。可以说,僵化的实验体系与固守的实验模式加重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推进难度,让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实验操作在电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1.3教学手段落后形式单一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一项理论性与操作性都较强的科目,它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综合理解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情况下,部分学校依然沿用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强调基础知识灌输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无法体会到课程改革给电工电子课程带来的改变,同时也不能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由于实验课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所以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
2、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2.1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练习平台与空间,让他们能在实验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学校需要对原有的电工电子实验室进行改造,改变大部分实验线路都已经在内部连接好,不需要学生进行事先准备与事后清理操作的现状,使学生的线路基本连接能力得到锻炼,强化他们对线路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另外,在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环节中,学校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完成采购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自行搭建实验线路,选择更符合自身能力需要的设备原件,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具体的电气原件的认识。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定制一些实验设备,以此来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专项化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引入实验教学课堂,通过更为立体直观的示范实验来向学生展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乐趣所在。
2.2加强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
想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意义,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就必须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与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开始。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完成课程讲解与实验示范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实验环节中所有可鞥出现的情况都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在问题发生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纠错和答疑。因此必须加强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大力吸收那些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实验水平高、对电工电子行业社会发展情况有着深入了解的教师进行授课,让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以此来实现学生实验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2.3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
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不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更强调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的灵活运用。所以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练习时间,让他们在完成课本实验之后有机会利用实验室来完成一些新的实验和构想,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实验课真正变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过程。简言之,当学生成为实验课程的真正主体,他们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授课内容及授课进度进行调整,并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以及实验总结等环节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直至任务完成。这种锻炼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践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电工电子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加深对这一行业的了解。
3、小结
当前情况下,需进一步强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实验环节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开展的电力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晗. 浅谈士官院校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4):19-21
[2]杨华,孙艳,肖军. 卓越计划下电工电子实验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5(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