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能力量表的教学应用

2016-05-04 13:32张东东孙广治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量表教学

张东东 孙广治

摘要:翻译能力量表是翻译能力的测量工具,是对翻译能力的组成、结构、程度等系统描述的复合集。翻译能力量表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导翻译教学,规范翻译人才培养。文章对翻译能力量表进行了初步介绍,探讨了翻译能力量表所展现的翻译能力的“翻译性、等级性、要素性、体裁性”对于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以期为翻译教学作以有益启示。

关键词:翻译能力;量表;教学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对外交流合作和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使得翻译教学蓬勃开展。翻译教育繁荣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翻译专业教学单位对于翻译专业教学“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看法不一,翻译专业教学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建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对翻译能力的认识不够明确。因为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对翻译能力的培养,而翻译能力是极为抽象的,很难把握准确。对翻译能力把握得不够明确,则会导致教学的设计和决策出现偏差。翻译能力量表是对翻译能力的科学量化,可以使翻译能力化无形为有形,可为翻译教学提供规范和统领。

二、翻译能力量表介绍

某些现象根据理论推断是存在的,但是无法直接测量,这时就需要编制量表。德维利斯(2010)对量表定义为:“一种测量工具,它由多个项目构成,形成一个复合分数,旨在揭示不易用直接方法测量的理论变量的水平。”方绪军和杨惠中(2008)指出,制定语言等级能力量表的任务是为了科学描述和评价语言能力,区分语言的能力等级。由此,我们可以将翻译能力量表定义为:翻译能力的测量工具,是对翻译能力的组成、结构、程度等系统描述的复合集。

根据已有的翻译考试大纲研究,以及对现有语言能力量表的分析,我们认为一套完整的翻译能力量表需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科学分解翻译能力构成要素。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解析,是翻译能力量表的核心功能,也是其重要价值的体现之处。学术界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关注翻译能力构成问题,至今仍在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PACTE研究小组关于翻译能力构成的观点,他们认为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翻译知识能力和心理生理要素。2.客观划分翻译能力等级。通过翻译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翻译能力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翻译能力的层级有多种划分方式,如“初学者阶段、高级阶段、能力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或是“初级、中级、高级”等,翻译能力量表中应体现出翻译能力的层级性。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如何更好地划分翻译能力的级别仍在研究之中。3.正确阐述翻译能力要素之间关系。亚里士多德指出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和”的思想告诉我们,构成事物整体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构成翻译能力整体的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翻译能力量表需要对各个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以展示。4.合理配置翻译能力要素比重。根据实践经验,一个人无论其翻译能力高低,他都不可能对翻译能力各个要素的掌握达到均衡。有些能力居于主导地位,所占比重较多,有些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少。翻译能力量表中应体现出构成能力整体各要素的比重,如:翻译主要是对语言的操作,所以语言能力占比重相对要高。5.有效体现翻译能力的体裁性。体裁是一种话语的类型,是符号的社会分类。结合翻译实践活动我们也能体会到,笔译与口译、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外汉翻译与汉外翻译等各体裁的翻译之间,虽有共性,但所需的能力差别也非常明显。因此,所开发设计的翻译能力量表应有两类。一类是揭示翻译能力本质的量表;另一类是展现不同体裁翻译能力的量表。

三、翻译能力量表对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翻译能力量表的核心功能便是对翻译教学规范和统领。对于如今的翻译教学,翻译能力量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 根据翻译能力量表的翻译性,确立翻译教学的主体地位

所谓翻译能力量表的“翻译性”是指,翻译能力量表所展现和描述的能力系统是关于翻译的,而不是其他的能力,即展现出跨语际的转换和沟通,其与外语能力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翻译教学的主体地位,即赋予翻译教学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将翻译教学与外语教学混淆。由于深受传统的翻译观念影响,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教学一直没有树立起应有的主体地位。传统中,翻译人才培养是由外语专业来进行教学的,翻译教学一直是外语专业的一项任务。在我国,翻译活动有二三年的历史,虽然有翻译需要就伴有各种形式的翻译教学活动,但是,直到2006年教育部才批准三家高等院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到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至目前,我国内地近一千七百所公办高校中,仅有20多所高校设有翻译系或翻译学院。多数人们还普遍认为学外语就是学翻译,翻译专业与外语专业大同小异。

外语专业无法代替翻译专业,外语人才也不能完全胜任翻译工作。对于此问题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何其莘在2007年便指出“外语人才≠翻译人才”。通过翻译能力量表可以看出,翻译人才所应具备的翻译能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还要谙熟两种外语之间的规律和对应关系,还要熟练操作各种翻译技巧,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并且会使用翻译工具等。要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就不能只进行外语能力的培养,需在人才培养中把握好“翻译性”。

(二) 根据翻译能力量表的等级性,合理安排翻译教学的阶段

翻译能力量表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划分翻译能力的等级,描述不同阶段翻译能力的表现及特点。比如:可按学历教育情况将翻译能力分为三个级别:初级阶段(本科)、中级阶段(硕士)、高级阶段(博士)。翻译教学要结合翻译能力各阶段的特点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第一,对教学对象翻译能力阶段的划分要科学。如果对翻译教学对象能力阶段把握不明,就会造成教学失误。第二,就不同的翻译能力阶段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不同的翻译能力阶段,学习者的知识基础、翻译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等都有所差异,所以不同阶段开展的教学就要符合此阶段的规律。

(三) 根据翻译能力量表的要素性,科学设计翻译教学的内容

翻译能力的要素性是指翻译能力表现为由各子能力要素构成,按一定的比例有机构成,且各子能力要素互为影响。翻译能力的要素性对于翻译教学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次要素性,翻译课程的设置起码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容:语言类(包括母语和外语)、文化百科、翻译理论、翻译工具使用、翻译项目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等。根据量比重,各翻译能力子要素所占比例的不同,所以各类课程的学时和侧重也要有所区别。翻译主要是对语言的操作,译者的语言能力极大地决定了他的翻译能力,所以语言类的课程要加大比重。针对其他翻译能力要素开设的课程,要结合实际而定。那么,具体应设置哪些课程为宜,课程安排孰先孰后,仍有待科学论证。

(四) 根据翻译能力量表的体裁性,突出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

翻译能力量表的体裁性表现为对不同类别翻译所需能力的描述,展示出不同的翻译能力类型。翻译教学要根据翻译能力的体裁性,明确教育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目标。以翻译硕士(MTI)教学为例,其目的是“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我们知道翻译领域非常广泛,有口、笔译之分,还有各类型差别,那么对于“应用型专业化”的实现就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每一类型的翻译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由于学生的学制时间有限,若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混在一起,口译教学和笔译教学部分混在一起,这样势必造成教学方向的迷失。

四、结语

翻译能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极为抽象的,那么如何界定翻译能力就需要一套科学的量表。翻译能力量表对于确立翻译教学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翻译教学阶段、科学设计翻译教学内容、突出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等具有统领和规范作用。然而,翻译能力量表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翻译学、教育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需要大量的实践求证。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我们将继续进行下去,也希望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 · F. 德维利斯著.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量表[M].魏永刚,席仲恩,龙长权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9.

[2]方绪军,杨惠中.制定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原则与方法[J].现代外语,2008,(4).

[3]仝亚辉. 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91.

[4]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11.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量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浅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培养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