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CT影像特征研究

2016-05-04 09:19陈明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艾滋病

陈明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CT 诊断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特征。方法 7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 回顾探析其 CT 检查的临床影像特征。结果 CT 扫描显示双肺磨玻璃状、云雾样改变者59例, 占77.63%;双肺表现磨玻璃影伴有网状、条索状影者25例, 占32.89%;碎石路征者19例, 占25.0%;合并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结节灶、局限性肺气肿、散在斑片影者8例, 占10.53%。抗感染合理治疗1~2周, 病变没有显著吸收, 其中38例增大、增多, 改为抗 PCP 药物治疗, 然后反复复查;56例患者病灶减少、吸收, 20例无显著改变, 10例患者病情恶化。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CT 影像特征主要是碎石路征、网状磨玻璃影、磨玻璃状改变、双肺云雾样, 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艾滋病;肺孢子肺炎;CT 影像特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83

肺孢子菌肺炎(PCP)又被称之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 起初临床认为肺孢子虫是一种原虫, 后来发现其 DNA与真菌极为类似, 目前已经把肺孢子虫归为真菌, 即肺孢子菌, 当肺部感染肺孢子菌时发病肺孢子菌肺炎。PCP 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最容易并发的感染, 可伴随整个病程, 并且常反复感染。现择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7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 进一步了解 CT 扫描的影像特征, 以便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7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 男41例, 女35例。年龄26~64岁, 平均年龄(39.49±8.15)岁。全部患者经 HIV 抗体初筛、确认试验结果均为阳性;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发现肺孢子菌, 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 胸痛者10例, 进行性呼吸困难者42例, 咳嗽者57例, 咳痰者24例, 发热者56例(体温37.0~39.8℃)。化验检查显示: 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100个/μl。

1. 2 诊断标准 参考《艾滋病诊疗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支气管肺泡灌洗化验PC或者支气管镜活检、痰液检查结果均为阳性。②满足AIDS的临床诊断标准, 或是其他严重的免疫力低下。③CD4≤200/mm3。④具有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干咳、体重下降等症状, 并且胸部体征不典型。⑤存在明显的胸部 X 线片影像征。⑥通过经验性抗 PCP 治疗后,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⑦连续3次化验显示, 血清内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逐渐增高。具备上述诊断标准的第①项或者 ②~⑦项中的4项, 即可诊断为肺孢子菌肺炎。

1. 3 方法 选用 GE 64 排螺旋 CT 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2]:层距5.0 mm, 层厚5.0 mm。其中, 28例患者进行薄层重建检查, 35例患者进行两次以上 CT 扫描检查, 5例患者进行 CT 增强扫描。所获影像图由2名以上影像医生及临床医生共同观察会诊进行诊断, 同时对影像图进行分类分析。

2 结果

2. 1 CT表现 CT扫描显示双肺磨玻璃状、云雾样改变者59例, 占77.63%。其影像图可见为双肺弥漫密度升高, 且肺野透亮度减弱, 轻者可见云雾样, 重者可见磨玻璃状, 严重时可见肺实变, 显示支气管气像;双肺表现磨玻璃影伴有网状、条索状影者25例, 占32.89%。其影像可见为双肺弥漫密度升高, 且肺野透亮度减弱, 同时表现密度更高的索条状、网织状影;碎石路征者19例, 占25.00%。其影像图可见为斑片状或弥漫磨玻璃影, 有碎石路, 呈不规则分布, 可观察到小叶间隔增厚的线状影;合并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结节灶、局限性肺气肿、散在斑片影者8例, 占10.53%。

2. 2 治疗后 CT 影像改变 抗感染合理治疗1~2周, 病变没有显著吸收, 其中38例增大、增多, 改为抗 PCP 药物治疗, 然后反复复查;56例患者病灶减少、吸收, 20例无显著改变, 10例患者病情恶化。

3 讨论

随着艾滋病病程的进展, 患者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与免疫功能不断下降, 经常并发其他感染。临床上通常以外周血每微升 CD4 细胞计数作为判断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抑制程度的标准, 一般与呼吸系统的某些疾病发生具有密切的关联性[3], 典型的肺孢子菌肺炎发病于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本次试验中, 患者CD4细胞计数<160个/μl。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经CT胸部影像学检查, 一般表现为双肺网状影、磨玻璃状改变、弥漫云雾样以及网状影与磨玻璃样改变混合形成的“碎石路征”, 这一影像特征可能是因为病原体顺着支气管呈离心性扩散所引起的;一些患者在肺部弥漫性浸润的同时伴有大叶实变或者纵膈淋巴结肿大、肺门、胸腔积液、肺不张[4]。本次试验结果中, 76例患者CT扫描显示:双肺磨玻璃状、云雾样改变者59例(77.63%);双肺表现磨玻璃影伴有网状、条索状影者25例(32.89%);碎石路征者19例(25.00%);合并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结节灶、局限性肺气肿、散在斑片影者8例(10.53%)。该病的病理基础为:肺孢子菌属于机会性感染病原体, 进入患者肺部后, 一般停留于肺泡间质、肺泡腔内, 导致小叶间隔增厚、肺间质炎、肺泡性炎的发生, 在 CT 影像上可见网状线影及磨玻璃样改变。

全部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实验结果发现, 肺泡间隔增厚或者纤维化, 肺泡腔中存在较多嗜酸性泡沫样渗出物, 与影像学表现完全吻合。尽管碎石路征、网状影、磨玻璃样改变、云雾样等影像特征也可能出现于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他机型间质性肺炎等疾病[5], 但是也是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CT 扫描观察肺实质, 效果明显优于胸片, 尤其是对临床诊断疑似病例或不典型病例, CT 扫描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可显示出小的支气管充气像、肺气囊样变、小叶间隔增厚等影像特征, CT 检查必不可少。

肺孢子菌肺炎的主要特征为对称性、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网织结节影, 临床上应该特别注意区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以及肺泡蛋白沉积征等疾病。磨玻璃密度影说明实质累及, 常见于急性期, 肺孢子菌肺炎时肺磨玻璃密度影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分布, 一般发生于双侧中下肺野或者肺门周围, 在双侧肺凸面胸膜下或者肺尖形成边界清晰、弧带状低密度影[6]。

综上研究结果及结论可知,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 CT 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并且 CT 检查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艾滋病患者伴有发热、咳嗽时,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需尽可能快的给予胸部 CT 检查, 对碎石路征、网状影、磨玻璃样改变、双肺云雾样的胸部表现及时给予肺孢子菌肺炎的确切诊断。在进行病原学确诊的同时还应该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以便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国云, 侯刚, 田克凰.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影像表现分析.江西医药, 2012, 47(1):75-76.

[2] 陆普选, 邓莹莹, 刘水腾, 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分型.放射学实践, 2012, 24(9):948-951.

[3] 孟祥, 高剑波, 赵青霞, 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4(5):688-691.

[4] 李盛祥, 朱章萍, 刘军, 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征.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1):99-100.

[5] 陆普选, 邓莹莹, 刘水腾, 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分型.放射学实践, 2012, 24(9):948-949.

[6] 郭艳, 刘挨师.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 CT 影像学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3, 7(1):33-34.

[收稿日期:2015-12-17]

猜你喜欢
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当身边出现艾滋病患者时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