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松
【摘要】 目的 研究在治疗脑出血时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的价值。方法 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 各30例。对比组给予单腔管引流, 分析组给予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 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①分析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0±0.7)℃, 治疗2 d后为(33.0±0.5)℃;对比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8±1.0)℃, 治疗2 d后为(39.0±0.9)℃,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析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为(28.2±7.0)g/L, 治疗7 d后为(22.0±5.5)g/L;对比组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3±6.0)g/L, 治疗7 d后为(30.0±6.2)g/L ,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析组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8.0±5.0)分, 治疗7 d后为(13.9±4.0)分;对比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6.9±5.2)分, 治疗7 d后为(15.8±5.1)分,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双腔Y形套管;低温冲洗引流;脑出血;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41
脑出血是指在未受到外伤的影响下, 患者脑实质中的内血管发生破裂, 进而引发出血[1]。调查发现, 产生脑出血的患者, 通常会患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血管老化、高血压等)。脑出血患者在费劲用力、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病, 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即使幸存, 患者也会留下诸多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为提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治疗脑出血时运用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 每组30例。对比组中男21例, 女9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55.5±4.78)岁;分析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54~70岁, 平均年龄(57.0±4.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 让其呈仰卧位, 参照CT, 行约7 cm长的直切口, 在钻孔后扩大骨窗约3.5 cm。用脑穿刺针穿刺确定血肿部位, 在皮层部位行2.5 cm切口, 依据穿刺路径至血肿腔后, 通过显微镜进行血肿吸除。然后行电凝止血, 对比组血在其血肿腔内进行单腔管引流, 分析组则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水管处接低温(19℃)生理盐水(添加庆大霉素, 1.6万U/100 ml), 等量持续冲洗引流, 出水管处设置引流袋。结合CT片复查结果, 出血量≥50 ml, 再行清除血肿术;出血量 ≤50 ml, ≥5 ml, 可经引流管给予2.5万U尿激酶液化血肿, 2次/d。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鼓膜温度 分析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0± 0.7)℃, 治疗2 d后为(33.0±0.5)℃, 对比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8±1.0)℃, 治疗2 d后为(39.0±0.9)℃,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NSE浓度 分析组在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2±7.0)g/L, 治疗7 d后为(22.0±5.5)g/L, 对比组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3±6.0)g/L, 治疗7 d后为(30.0±6.2)g/L ,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NIHSS指数评分 分析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8.0±5.0)分, 治疗7 d后为(13.9±4.0)分, 对比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6.9±5.2)分, 治疗7 d后为(15.8±5.1)分,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 脑出血可占所有脑卒中疾病的25%左右。在社会压力不断提升和饮食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3]。当前, 在临床上, 会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脑出血, 具有清除血肿以促使颅内压下降的作用。对患者的颅脑局部进行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症状, 也可达到脑保护的目的, 进而有效控制脑出血的致死率及致残率[4]。手术治疗是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有效手段, 为提升治疗效果, 对脑出血手术者做好术后治疗十分重要。
本研究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在术后采用Y形双腔套管低温液持续冲洗引流, 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①分析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0±0.7)℃, 治疗2 d后为(33.0±0.5)℃, 对比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8±1.0)℃, 治疗2 d后为(39.0±0.9)℃(P<0.05)。②分析组在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2±7.0)g/L, 治疗7 d后为(22.0±5.5)g/L, 对比组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3±6.0)g/L, 治疗7 d后为(30.0±6.2)g/L (P<0.05)。③分析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8.0±5.0)分, 治疗7 d后为(13.9±4.0)分, 对比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6.9±5.2)分, 治疗7 d后为(15.8±5.1)分(P<0.05)。
综上所述, 对脑出血手术者在术后应用Y形双腔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不仅效果显著, 同时还具有效降低NSE、缓解脑损害等多种作用, 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瑞生.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当代医学, 2012, 18(4):114-115.
[2] 李传勇, 郭鹏.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15):242-243.
[3] 马军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基层医学论坛, 2014, 5(4):126-127.
[4] 王刚.双腔Y形套管持续低温冲洗引流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5):533-536.
[收稿日期: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