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的讲话中明确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a同全党同志的重要责任。时隔半月余,《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正式出台,由此掀起一场整顿党风的大变革。三年多来,党风在较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善,并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得到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党风改善取得成功的关键有哪些?党风变化和民风变革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借助党风改善的成功经验树社会之新风、扬人间之正气?这些问题,不仅为中央所关注,也为社会各界所关心。近期,针对“党风与民风的互动逻辑”这一课题,人民论坛通过组织大型问卷调查、广泛征集专家意见、采访党政干部以及举办主题征文活动,特邀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分析等方式,开展了深入研究。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风改善深得民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八项规定直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倡导为民务实清廉,通过具体明确的规定及配套文件,以及严查立处的刚性执行,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83.3%的受访者认为,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在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改善,其中认为改善“非常明显”的占41.3%,“比较明显”的占42.0%。“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八项规定的成功,既有最高领导人的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又有细致可操作的抓手和严格落实……诸多经验,值得汲取。
“好官员引领好社会。”党风正则民风淳。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官风便体现为党风。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党风是关键,民风是风向标,党风与民风有其互动的逻辑。八项规定带动节俭成为社会风尚,官民平等意识得到彰显,守规则、讲法律的意识得到增强,传统美德得到弘扬,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问卷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体社会民风取得了明显改善;83.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好的党风,就不会有好的民风”。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社会风气变革还需多方发力。要改良社会风气,一方面,必须继续严格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发挥党风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官德带民德,尤其是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要尊重民间文化传统和民风改善的自身规律,充分发挥党组织引导和民众积极参与的作用,把制定乡规民约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民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建立社会诚信制度,表彰高风善举、惩戒不良行为,促进社会风气向善。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认同“改善民风,不能简单套用改善官风的思维和手段”。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自古以来,官风与民风有着深刻的互动逻辑。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迫切需要培育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明规则战胜潜规则,正能量战胜负能量;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如此,则事成,目标可期。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