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雷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曾来京演出,演出很成功,主题也很突出:歌颂伟大领袖和中朝友谊。演员全都是穿着军装演出,和我们的总政歌舞团有一拼,但舞美灯光水平要比我们的差了很多年。
第一个节目就是大合唱:《朝鲜人民军军歌》。很好听,事实上,各国的军歌其实都很好听,适合行进间演唱,很能鼓舞士气。第二首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朝鲜人民军的演员是用中文唱的,听得我很激动。因为我当过二十年兵,对这首歌实在太熟悉了。
听完之后,我对孩子说:“这两首军歌听起来有些像啊。”
不料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个长者听见了,扭头对我说道:“是差不多,因为是同一个朝鲜人作曲的。他叫郑律成。”
啊,我听了大吃一惊,也很惭愧。这首我极其熟悉的歌曲的来历,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郑律成原名郑富恩,1914年阴历七月七日出生在朝鲜南部的全罗南道。在他出生的4年之前,朝鲜已经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地。他的父亲郑海业是个爱国者,支持儿子们参加抗日救国斗争。郑律成的3个哥哥都参加了朝鲜和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大哥和二哥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革命中献出了生命。1933年郑律成19岁时,随着三哥来到中国,进了南京的“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电话局工作,搜集日本人的情报。为了更好地掩护身份,组织上资助他去上海学习音乐,他的音乐才华从此崭露头角。
1939年10月,郑律成受到《黄河大合唱》的鼓舞,和公木合作,创作出《八路军大合唱》,并成功演出。这个大合唱中,有著名的《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
在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已经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随着人民军队的壮大而唱遍祖国大地。
抗战胜利之后,郑律成和他在延安娶的中国夫人丁雪松一道回到了朝鲜,他的组织关系也由中国共产党党员转为朝鲜劳动党党员。他受命出任朝鲜保安队(朝鲜人民军前身)俱乐部部长(相当于我军文化部部长),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也就是朝鲜的军歌。丁雪松在平壤担任的则是华侨联合会总会委员长及新华社驻平壤分社社长。
中朝两国正式建交后,中国政府决定在平壤建大使馆。这年9月,丁雪松奉调回国。不久,周恩来总理写信给金日成主席,要调郑律成回中国。据说金日成拿着周恩来的信件,说了一句话:“调郑律成回国?可以嘛,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干部,现在你们要一个郑律成,不成问题。”
后经周恩来批准,郑律成加入中国国籍,夫妻二人回到中国并恢复了中国共产党党籍。
因此可以这么说,郑律成在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的时候,还是一个朝鲜人。
(摘自《华声》 图/游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