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军
路透社记者武道,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政治顾问,由于之前国民党一直宣传延安贫困潦倒、八路军“游而不击”,武道也多少受了影响。但当他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待了5个月后,原来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此期间,武道亲眼看见八路军抗击日伪军的大小战斗,看到受伤的八路军战士,看到被俘的日本士兵。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百姓用各种方式帮助军队抗敌,军民之间的真挚感情让他感动不已。八路军不仅依靠“小米加步枪”,更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沉重打击日军,老百姓就是敌后抗战的主要力量。
1944年7月,毛泽东在枣园的会客室接待了美国记者福尔曼。
这间会客室陈设简单,孩子们可以随便跑来跑去,整个氛围就如同在普通人家做客聊天一般亲切自在。福尔曼在他的著作《北行漫记》中记载了这次谈话的内容。当时,毛泽东首先谈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他说出了一组数据:在我国的人口中,有80%以上是靠着小块土地生活的农民,大部分土地是属于穷奢极侈的大地主的。近80%的佃农,他们收获的农产品,有50%到80%必须用来偿还地租,与奴隶无异。这些数据,听起来只是农民生活的小事,毛泽东却都记了下来,把它们当作了天大的事情来对待。
毛泽东早在1936年7月16日的《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就曾说过:“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已经发现了中国农民的力量,他们知道,只有发动中国的农民阶级,发动全民族站起来一起抗争,抗日战争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4亿多人口,其中农民占了80%,且处于社会最底层。“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率高”,这首顺口溜道尽了当时中国农民的心酸。抗战爆发后,被层层剥削且又被日寇欺凌的老百姓处境更加困难,直到中国共产党到来后,老百姓的日子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严于律己,充分尊重每一位百姓,并通过一次次的大小战役,教他们如何使用枪炮,如何做地雷和手榴弹,如何毁坏敌人交通,如何运用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术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土地。老百姓自然愿意和这样的军队一起共赴国难。
美军观察组的许多报告和外国记者的大量报道,真实展现了敌后根据地的抗战状况,也让世界开始逐渐了解这支一直奋战在敌后战场的队伍。他们也逐渐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存在的魅力,并不是来自于传说中的神秘色彩,而是来自于这支队伍对人民的了解和尊重。
(摘自《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化学工业出版社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