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碧海
(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陆碧海
(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探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12.5 mg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25 mg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8.11%>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肌瘤体积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减少,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26.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往往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疗效,且安全性亦相对较高。
米非司酮;不同剂量;子宫肌瘤;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亦被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作为比较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同时亦是良性肿瘤的一种[1]。该肿瘤在临床上的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在以往的临床医学中多以手术治疗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治疗疗效的苛求以及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亦逐渐被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而言,药物治疗更能够确保患者的预后,并且使女性的生育能力得以保留[2]。有相关研究指出[3],子宫肌瘤生长同女性雌激素或孕激素的分泌有着一定关系,而米非司酮作为当前比较新型的一种抗孕激素类药物,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具有一定的效用性。此次研究特选取本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为对象,以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实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4±3.7)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4.7±2.4)个月。观察组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7.8±3.9)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4.3±2.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12.5 mg米非司酮片(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自月经第1天起,于每晚睡前口服,1次/d,连续用药3个月。
观察组给予同厂同批号的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与用药疗程与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及常规妇科检查,以确知其子宫肌瘤的体积大小,对于部分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则取其最大肌瘤体积为准,计算方式如下,V=0.533×a×b×c(其中a、b、c分别为子宫肌瘤三维径线的半径)。
显效:患者在用药后,其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幅度>35%;
有效:患者在用药后,其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幅度10~34%;
无效:患者在用药后,其子宫肌瘤体积未有缩小,甚至增大。
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8.11%>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n(%)]
2.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改善情况对比
在子宫肌瘤体积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减少,观察组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改善情况对比(±s,cm3)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改善情况对比(±s,cm3)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344.7±13.431.7±10.9观察组5345.6±13.631.8±11.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26.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子宫肌瘤作为育龄期女性所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由于其在临床表现上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在其患病早期并未察觉[3]。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明显的痛经现象出现,甚至是流产、不孕等。当患者体内的子宫肿瘤逐渐生长并发育过大时便会对其直肠以及膀胱等组织造成较大压迫,使患者正常的大小便等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在以往的临床医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该方式对于育龄期的女性而言危害极大。当育龄期女性切除其子宫后,将会导致其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过早的出现,并且手术切除往往会受到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等因素影响,使得患者在手术治疗上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4]。因此,一直以来,临床医学都在致力于寻找有关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研究称[5],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具有一定的效用性。该药作为当前比较新型的一种抗孕激素类药物,属于一种典型的化学合成甾体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孕激素拮抗作用,能够实现对肌瘤生长的有效抑制,并且其对于P受体的亲和力要高于天然P的5倍以上[6]。通过与P受体结合,构型发生变化,增强热休克蛋白与P受体结合,使P受体结构上的DNA 结合区发生改变,从而竞争性抑制P的作用,使孕激素的作用被阻断,同时具有抑制排卵的功能,从而影响肌瘤生长。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8.11%>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肌瘤体积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26.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往往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疗效,且安全性亦相对较高。
[1] 戴素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88-89.
[2] 孙庆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23-124.
[3] 薄玉波.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176-177.
[4] 毕桂芹,张燕霞.两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84.
[5] 张金荣,赵 远.两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6(6):184.
[6] 肖莉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5(13):147.
本文编辑:王 琦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6.2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