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夏天,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北里小区居住了近20年的刘玉兰(化名)老人发现电梯被停用了。因为电梯质量问题,从即日起,不仅刘玉兰所居住的21号楼里的两部电梯,附近23号楼和4号楼共计4部电梯,也一并停止运行。
刘玉兰住在11层,尽管身体尚可,可爬将近30多米高的台阶还是“要费很大力气”。北里小区1997年竣工;翌年,4号楼、21号楼和23号楼的6部电梯开始正式使用,至今,这6部电梯已有连续18年的“工龄”。业界曾对电梯寿命做过一个分界标准:15年及以上即为快速衰老期,质量难以保证。
电梯小修,通常钱可以从物业费里支出,但如果要大修甚至更换电梯,该由谁来埋单?
1999年1月1日,原建设部《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凡商品住房和公有住房出售后都应当建立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维修基金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
在购买商品房时,买房人需缴纳专项维修基金,约为购房款的2%到3%。通常,这笔钱由开发商代收,后交由住建部门管理。
根据物权法规定,社区公共建设大修要满足两个2/3:一是人数达到相关业主总人数的2/3;二是专有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2/3。举例来说,一栋90户、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住宅楼电梯需要更换,需要有占有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60户以上人家投票通过,物业才能申请使用专项维修基金,否则基金就是“死钱”。
对此,北京市质监局协调市住建委等部门出台相关文件,简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程序。“电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等6种危及房屋安全的紧急情况,不需经过“2/3业主”同意,即可直接使用维修资金用于电梯维修。但问题是,海淀区八里庄北里小区并没有这笔基金。
“八里庄北里不是新建的小区,没有公共维修基金。”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维说,“另外,小区存在多家产权单位,一共有39个单位,每个单位只有一栋楼或者一个单元。”
“我住在十几楼,没有电梯不方便,我愿意出钱更换电梯,但是住一、二楼的住户不天天用电梯,对他们来说换不换无所谓。”年近70岁的李少芬(化名)老人说。
2013年8月,该小区华丽楼宇物业公司制定了电梯更换资金分摊方案。根据《物权法》和《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分摊电梯更换的费用。
“3栋楼,每栋楼两部电梯,分摊下来一户大概需要承担四五千元。”吴维说。但是,几个月下来,街道办、居委会挨家挨户做工作后筹措到的资金还不足安装电梯费用的一半。
在对八里庄小区进行多次调研后,去年8月17日,海淀区相关部门发文件明确,业主等出资不低于电梯更新改造大修总费用的60%,政府补贴不高于电梯更新改造大修总费用的40%,合力推动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资金筹集机制的建立。
“我们筹集了将近90%的钱,区里文件定的是自筹达到60%,剩下的40%由政府补贴。”吴维告诉记者,文件一出,街道办有了依据,资金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老电梯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北京市正在打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通道,建立“三无电梯”政府救济机制。对于责任主体明确,但运行风险较大的公共交通、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电梯,由市财政出资,市质监局牵头每年组织技术机构开展风险评估,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督责任单位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资金。
但没有公共维修基金的老旧小区的电梯更新,仍然面临资金障碍。
(文/王景烁 郝帅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