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羲
我决定等到深夜才开始写这篇文章,不仅因为深夜时分天地万物都归于寂静,更多的缘由在于,对于人生、记忆这些形而上的生命特质,莫若历史、时空所予以的见证显得更为清晰、直观、长久。而许久以来,对于那些与逝水流年并存的东西,包括那些能够为后世留下点什么的人们,我总是充满了无限敬意,怀着这样的情绪,很自然的,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下,我走近了知名诗人、作家童德彦。
睿智,是透过他的目光和言语,我们所感知的第一印象,没有凌厉的话锋,只有朴素的言语,与他的对话,话题并不限于文学艺术,有时是“此”,有时是“彼”,这种无所拘束的畅谈,让人清晰地捕捉到了他身心当中潜藏着的穿透风雨之后的沉静,以及置身于艺术生命中所显现出的磅礴高昂的激情。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言,古人的喟叹犹鸣在耳,这当是一种光耀千古的大境界,而事实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往往都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一生坎坷,曾遭人诬陷,虽经平反,人生三大悲剧,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的精神几度崩溃,令他振作的是书伴,发愤的是笔朋,它俩激励他向命运搏斗,向书山学海进军,要把失去的年华夺回来,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且让我们将心灵沉静下来,用那把言语的钥匙插入人生的匙孔,在那棵茁壮成长于童德彦心灵沃野的艺术常青树下,记忆的大门正徐徐打开……
拨动生命的亲恩之弦
乡情如草早抽芽,分别时长已着花。
甸甸沉沉成果实,夜阑入梦又回家。
——童德彦·《思乡曲》
我们常说当生命降临时总是拥有第一声啼哭而非欢笑,倘若用佛言来诠注,那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注定要经历苦难的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和风细雨,往往能让人在成长与成熟的过程里寻得智慧。
1935年11月9日的寒冬时节,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穿透了冬日的寂静,在湖北蕲春县大别山支脉米家山下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童德彦张开了清澈的眸子,第一眼,他看到的正是母亲慈爱的笑脸……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以北,隶属黄冈市,是著名的“教授县”,以人才辈出著称。而这米家山又因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来此居住而得名。这里景色秀丽、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每年,满山的杜鹃、桃李争妍怒放,松柏争荣,山脚是延绵的小山,童德彦的家就住在那山清水秀的群山环抱之中。
童德彦的祖父是清末秀才,在世代书香门第的熏陶之下,他的父亲也是个才子,不但诗词歌赋毛笔字都写得好,而且14岁便到了汉口,参加了贺龙红军,随着部队参与了广州起义,转战广东、广西,并在战场上和徐向前结拜成兄弟。只是后来,因在某次战斗中身受重伤,父亲回乡养伤,才开始重操祖业教书,并娶了出身于官宦之家、知书识礼的母亲为妻。
外祖父在民国初年晋升为当阳县长,赴任前夜,因喜庆而饮了汾酒三杯,吐血不止而亡,此后,母亲家道中落,作为家中的长女,全家十几口人的家务重担全落到母亲肩上。
战乱年代的爱情与生活,都被流离失所的困苦所挟裹,童德彦尚未来到人世之前,父母上无片瓦遮头,下无立锥之地,常借祠堂古庙栖身,生活来源全靠父亲教学。而为了盖一幢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坯布瓦房子,父亲劳累得吐血,母亲纺纱织布熬红了双眼,熬肿了双脚,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生病无钱诊治而夭折,虽然房屋后来靠乡亲们帮建而起,但它所付的代价却是用他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生命换来的。这时他正四岁,他的另一个哥哥撵他绕着新房子玩,被石头绊倒,鼻子碰伤,流血不止,经急救才挽回了生命,从此遇寒热干燥或碰撞就出鼻血,成了终生的固疾。
上古传说中,凤凰涅磐,是一种残酷的美,也是一种希望的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我们心生不满、颓唐堕落时,那些迷茫困惑中的人们其实也是需要烈火、需要涅磐的,只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直面过往的人生记忆时,我们却常常只看到了涅磐重生后的绚丽而忘却了涅磐中的痛苦,实际上,与幸福相比,痛苦潜在的力量反而更为震撼人心。
1930年,徐向前曾经来到大王寨下的童家畈祠堂私塾,力邀童德彦的父亲重新跟他归队去干革命,考虑到他旧伤未愈,又有肺病缠身,徐向前才未带他走。
从此之后的生活,清苦、贫穷困扰他一家。父亲一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务事完全依靠母亲,在那个乱世的时代,虽然父亲早年参加革命,然而这种身份却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少“好运”,唯一给予童德彦的,是富有热爱文艺的天赋,而这天赋的获得,更多的与胎教有关,家庭的熏陶无疑成了开启童德彦通往文学圣殿的第一把钥匙。
尚在母亲腹中之时,父亲正带着30多个大龄学生,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有的是来补课,白天在蒙童馆上学,晚上来父亲处读书。父亲以经馆为家,晨读午讲,教四书五经,教数学历史,讲民族英雄。而那些琅琅书声似乎伴着腹中的童德彦成长。待他咿呀学语,父母便开始教他唐诗。直到今天,童德彦还记得,母亲教他的第一首诗,便是唐人金昌绪写的《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父母的爱,深沉如海。在童德彦心里,父母对待子女,总是严多于爱。记得有一年,父亲买回字片,指点上面的一字一画或一词一画教他看图识字,稍后教他背诵唐诗古文,此外,父亲还用他写的影本教他学写毛笔字,稍后,又给他上四书五经,让他和同学一起听讲《史记》和《纲鉴》,并指点他破题作文和写诗。只要写得好,父亲的评语是“妙笔生花”,若写得不好,父亲的评语便成了“一落千丈,不用心之人,可恨可恨!”还得挨一顿屁股板子!那时的理念是: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黄金不打教不成;棒头出孝子!调皮的童德彦是在严格的家教下,父母恩威并举,用棍棒造就成材的。
朗朗的读书声仿佛依旧回响在耳边,在那简陋的乡村私塾,童德彦手握毛笔,懂得了文字书写最简单的点、线、撇、捺。这是他与文学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又似乎是艺术对他的第一次心灵召唤,那缠绕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浓淡相宜的古今笔墨,让率性的童德彦,因为书香门第的家学熏陶,而在自己未知的人生里,勾勒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20世纪30-40年代,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那是一个特殊的符号:“抗日”、“内战”、“解放”,这三个镌刻于历史长河中的词语,次第出现在童德彦的生命里。儿时的回忆,模糊而又清晰,因为躲避日本人,父母亲曾带着他和兄妹匍匐于山野密林;解放军横扫大江南北之时,他跳级完成学业,并借了张文凭考上初中;天安门前升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14岁的童德彦,在震天的喧嚣锣鼓和如海洋般磅礴的祥和喜庆中,隐隐看到了一轮新生的太阳冉冉升起。那时,父亲写的一首民歌《五更鼓》正在全县广泛传唱,他暗暗立志,长大一定要当个诗人、作家。
如咽如泣的岁月苦楚
生似行舟遇逆风,仍怀壮志赛鲲鹏。
春心到老犹如火,只恨残躯不返童。
——童德彦·《感怀》
历史的伤痕总是带着特定时空的烙印与逻辑,虽然在生活中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触动心灵的感动,虽然有些依然清晰地记得,有些悄然从记忆中逝去。但在童德彦的记忆里,少年时代的那些往事就犹如这岁月如歌的梦,飘然荡过了他记忆的心海,回首那纯真的年代,许多往事仿佛在不经意间,悄然涌来,而记忆的褶皱也顺着无数时间的脉络正层层延展……
在少年童德彦的心里,考上文科大学是他的终极梦想。那时的他,小小年纪便已文采出众,七八岁时他就可以写诗,并在当地小有名气,写的诗被很多人传抄,受到时人的称赞。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母亲因为起早贪黑的劳动和整夜的织布纺纱而过早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及至1951年,一直靠父亲借米借粮读书的童德彦,面对家庭贫苦的无望,最终只得怀着深深的不甘与遗憾,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了读住都吃公费的湖北农学院。
1951年的秋天,父亲给他送行,背着简单行李的他走在前面,走在后面的父亲步履沉重,没送多远,不过就只三丶四百米的大凹,父亲却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也许是怕他看见眼泪不吉利,父亲只嘱咐他几句就返身朝回走,谁知,刚走几步,父亲便又站住,并回头来望他,那时的父亲,不过才43岁光景,却己头发花白、满面皱纹,一米七八的身材腰弯背曲,步履蹒跚得如同一个暮年的老人,看着他苍老的形象,童德彦不禁泪如泉涌……
作为班级里年纪最小的学生,进入农学院的童德彦,身在学校,心却不在学校。那时的他,依旧想要学习文科,因为不喜欢农学,所以,别人复习功课时,他在看“杂书”,学校考试的时候,他还在看小说……
热爱文学的梦想,并没有因为潜藏于童德彦记忆中的苦累和贫困而破灭,在农学院上学期间,他先是把学校图书馆的中外名著都看了个遍,每逢周日,在别人都去玩耍的时候,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从市郊宝聚庵来回跑二丶三十华里到武昌民主路的书店去蹭书看。口袋无钱,只得步行,到书店一呆就是一整天。肚子饿了,忍了!脚站酸了,就蹲下来!直到书店打烊,他才拖着又饿又累的身子疲乏地返回学校。
徜徉书海的经历,让他成了学校有名的书呆子,那时的他,在时代滚滚前进的大潮中,命运往往只能随波浮沉,艰难辛苦也好,甜蜜快乐也罢,于童德彦而言,唯有靠自己身上那一种属于草根阶层的顽强,支撑着他,激励着他。
这一年的冬天,远在家乡的父亲,因为担心他受凉,特意请裁缝做件新唐装式的棉衣邮寄到学校,那时,父亲已经再婚,但童德彦知道继母不会持家,且家中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小妹妹全靠父亲一人教小学的微薄工资度日,寄件衣服已不容易。想着自己那时在学校吃公费,又有点零用钱可买衣服,于是,童德彦便将那衣服给寄了回去,那一刻,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早点出来挣钱,要好好照顾自己那身居贫寒却时时牵挂着他的父亲。
1953年6月下旬,童德彦的哥哥发来电报,说是父亲已于6月18日病故。接到电报的那一刻,仿如天塌地陷般的他,哭得天昏地暗。
远道奔丧,先从汉水坐木船转长江,而后上岸步行回家,才进家门他便发现,继母早已带着她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离开了。先母留下的两个胞妹此时正悲伤地坐在门口,渴望着她们的哥哥归来,那天,她俩用仅有的一只母鸡换回的两升米早就吃完了,如果再见不到童德彦,她们就要饿肚子了。
从妹妹那里得知,父亲是当黄泥畈小学校长时参加防汛患重感冒丧生的,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两个大儿子不在身边,四个小女儿年幼无知,继母又不愿意照料,只是用竹床抬到街上,而舅父家又怕传染,于是父亲便又被人抬回到乡下,最终,因为无人照料而被病痛活活折磨死。而父亲断气后,继母便立即请人下葬,不到三天,在深夜里带着她亲生的两个女儿,挑着家里稍值点钱的东西逃走了……
站在父亲的坟前,听到妹妹说,父亲过世时不断念叨着他,“我只担心细儿,他不安心工作……”那一刻,眼前的那一堆新土,让他禁不住双膝跪地,泣不成声,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疼痛,最终成了童德彦一生的内疚。
有一种深及于心的痛苦每天都在摧残着童德彦的心,它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它们携带着的那种痛却又来得如此的直接和深刻。回首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当过往的幸福从此不在,当不尽的伤害接踵而来,在那连绵不断的痛苦里,童德彦所能做的,就是凭着一个少年少有的坚韧与坚强,顽强地在苦难的生活里坚守了下来。
劈荆斩棘时的铿锵步伐
飘泊船行千里外,汪洋无际任通航。
人生何处为原籍,赢得春光是故乡。
——童德彦·《飘泊吟》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生活不是诗,而是一块粗糙的顽石,它总会用冷酷和现实把人打磨得疼痛万分,但生活却也同样拥有坚实的光彩,虽然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的不如意、不快乐、不顺心,不过,只要人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将内心的愁怨调节起来,并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当成优美的休止符,那么,再苦难的生活也会变成了一首美丽和谐的音乐。
从湖北农学院毕业后,年轻的童德彦便被湖北省农业厅分配到了郧阳地区均县建设科工作(即现在的十堰市管辖的丹江口市农业局),当时,县政府只设“民财建教”四个部门,作为最年轻的大学生,又是学农的,加上他质朴坚韧的性格,所以,带着边学习边工作的心态,童德彦一头扑到了工作当中。出身好、表现好,年纪轻轻的他就担任了农改组组长一职。只是那时他的心思并不在仕途,他还是一心想要写作,想要做一个作家,所以,虽然帅气的他收获到了爱慕他的姑娘的情书,不料却当众付之一炬,发誓不当作家不结婚。
在均县一干便是十年,在县委机关时,他给领导赶写材料,常常通宵达旦;下农村开会时,又屡屡至深夜凌晨。年年支援双抢,昼夜参加割麦插秧,最难忘的是统购统销时,冬夜寒风刺骨,在区里开完战地会,连夜赶几十里路回农村,十几个人一道,组织村干部统一行动收购粮食,到1958年大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雨天当晴天,黑夜当白天,行动军事化,住在工棚里,没日没夜地炼钢铁,修水利,深翻土地,哪有睡眠时间。再到农业学大寨的年月,他又在武当山搞路线教育,晚上开会,凌晨四点起床吃饭上山修梯田,从山脚摸到半山腰天刚亮,抬石砌坝做梯田……
人生一世,往往滴水见太阳,窥斑知全豹。所以,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总有很多细节令人难忘。它就如同试剂,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素质与境界,而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亦都有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偏旁部首。
工作在前,个人在后,这是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虽然平时的工作很忙,干得很出色,年年被评为工作模范;但童德彦手中的那支妙笔却提起便再也没有放下过。他用心写稿,小报、大报上经常能见到他的稿子发表,被评为《襄阳日报》与《湖北日报》的模范通讯员,他写的《武汉散记》在《湖北日报》连载,《均县农民参观武汉记》一书被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只是命运却终非一帆风顺。1959年,在均县六里坪区任农技站负责人兼六里坪村工作组长的童德彦,因顶撞区委书记吴某,发现他与妇联主任有不正当关系,吴怕其揭露,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卑劣手段,污陷他写反动日记,利用其手中的权力,组织批判斗争,诬蔑他是反动份子,下放农村劳动,受到非人的待遇,令他痛不欲生。是派来监督他的女子爱上了他,使他走出了生活的低谷,重燃生命的火花。出于感激,他俩走到了一起,于1960年结为夫妻。同时,他暗自心中发誓:“我为热爱文学失去荣誉;一定要用文学夺回来!”而吴某拿不出确实的证据,不能定案。县里考虑他的才干,出于爱护,将他调到县委办公室。
出于对家乡的眷恋,积劳成疾的他,是多么希望调回故乡啊!身患肾结核病的他,请假回乡治病获准期间,家乡组织部门同意接受他,原单位却不放人,而以长期逾假不归为由,给予开除公职、开除团籍的处分。
遇此不平的待遇,到北京上访,正逢国庆快到,北京为加强治安保卫,清理外来人口,童德彦被遣送回丹江口,被拘留十天,押送回乡生产。他仍不停地坚持上诉。
天理昭彰,善恶必报!四清时,由于合伙贪污,当年诬陷迫害他的区委书记吴某受到开除留用察看的处分。
1967年秋,童德彦上访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丶国务院秘书厅联合接待室,受到海军首长澄银海接见。对方平易近人,细心听取童德彦申诉,审阅处分童德彦的文件资料,当面作出批示:“因病请假误假没有开除的规定,如因此而受到的处分应予以彻底平反复职。”当时党政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均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于长江部长是一位军人,坚持执行上级指令,签字发文宣布给童德彦彻底平反复职,安排到县政工组工作,负责编县简报和编写县广播站每天播发稿件。童德彦到任之后,他采写、编发的稿件常被省报纸和省电台采用,深获好评,不料至反击右倾翻案风,童德彦被列入右倾翻案,打入牛棚劳动改造达半年之久,最终又宣布维持原处分,发配回原籍生产。
蕲春离武汉近,童德彦先是找省委,省委又找地委组织部,找郧阳军区,时任十堰市武装部长于长江坚持原则,力排众议,坚持当时平反复职是对的,并气愤地说:“难道说当时部队支左,抓革命促生产所下的文件都是错的吗!?那不都要收回来作废!”在省地委的指示下,在郧阳军分区的坚持下,均县县委才下通知,让童德彦在武当山上工作一年,才调回家乡,被安排在县烟麻公司工作。文革后期,又重翻旧账,老调重提,对他进行批斗,加之家庭生活纠纷,他愤恨、委屈,对生活毫无眷恋,他一次吞下百多片安眠药而自杀,经医生抢救,灌肠洗胃输液才脱离危险!你说奇也不奇!?童德彦幼时鼻出血没有死,患霍乱重症没有死,从楼上掉下来没摔死,游泳堕入水中没有淹死。独人夜走上百里大山没被狼吃掉,武斗救人没被揍死……可谓九死一生,转危为安,你说奇也不奇?
后来,他被调到物资局,创造出良好的效益,被评为黄冈地区先进工作者!调到农业局,成绩也不菲,被评为高级经济师。噩运常常伴随着他,1990年,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子病故;不过十余年,对他最孝心的小儿子早亡;这无疑是对他的沉重打击,可他终于挺了过来。
挺如松柏的艺术雄曲
风雷滚滚起狂潮,数遇覆舟命未凋。
此生若不成骚客,枉在人间走一遭。
——童德彦·《感怀》
2015年8月,《楚天都市报》刊发了一篇题为《湖北爹爹快八十了入省作协,蛮闪!》的文稿,介绍了79岁的童德彦加入湖北省作协,这一年,已近八旬的他仍然笔耕不辍,在含饴弄孙的年纪,继续耕耘在文学的田野上……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艺朮东方》摄制成《一代知名诗人作家童德彦的世界》的专题片,将他的传奇人生广为传播。
记得清末学者王国维曾经阐述过这样一番理论:“古之成大事者,必先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之童德彦对于文学艺术的求索过程,这三种状态,或许亦能表达他沉浮于文学、翱翔于艺术的过程。而回述于王国维先生的那番言语,那“独上高楼”,当指童德彦的勤奋学习;那“消得人憔悴”,当指童德彦的苦苦求索;而那“蓦然回首”,则当是童德彦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矣。
1995年,从蕲春县农业局退休之后,不安分的童德彦南飘到广东,先后当过高级记者、报社主编、大学教授。他陆续出版过诗歌集、小说集、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靠着笔耕不辍的精神和涉猎极广的作品,他获得了诸多奖项。仍坚持写作,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很多人对他评价说,“能做官的时候不做官,能发财的时候不发财,老了本该打打麻将快活的时候,却玩起写作”,对于这些不理解,只有童德彦知道,书是他的终生伴侣,他常常抱书而眠,失眠时与这位爱侣倾心畅谈,出门与书伴同行,有空即与书伴促膝谈心,笔是他的朋友,他俩常握手言欢,随时随地记下他的感触。他把人生分为三个黄金时段:一、青少年是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段;二、中壮年是为国家和社会出力的黄金时段;前两个时段,属于国家和社会掌控。三、老年则属于自己所拥有的黄金时段。古往今来,老有所为的事例屡见不鲜,姜子牙、范蠡都是很好的典范;而今政界与学界和商界以及老百姓中的杰出老人,不胜枚举!他们能做,难道我不能做吗?用进废退,是生物发展的规律。与其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酿成老年痴呆,不如作个苦行僧来得充实健康长寿更爽快!所以,对于众人的疑虑困惑,他的回答永远是——“我要老有所为”。
古人曾经说过,“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古往今来,大凡求艺之人,皆清楚明白艺无止境,而对于童德彦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攀登文学高峰,那就意味着他选择了一条需要艰辛跋涉方才能有所收获的道路。且不提博览群书、穷经皓首,那当是必然,事实上,要达至文学的高境,则显然需要更为深层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经验作为笔耕的基础。他的写作理念是:点点滴滴皆能写;一人一事可成文。
作为一个有着旺盛精力和丰富阅历的作家,涉猎体裁极广的童德彦,无论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报告文学,每一篇都显露着其独有的思考和理念。他的故事,传递出的是积极的道德秩序和优雅的文化价值,他把自己工作和生活过的城乡故事,都融入到笔端,转化为文字,不仅有历史掌故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还有商业社会里的世间万象和光怪陆离,尤其是穿插在作品中的一些真人真事,更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现实性和丰富性。
蕲春县委宣传部、蕲春县广播电视局、蕲春县电视台《故乡是蕲春》栏目制片人童鸣曾经说:“童德彦一生钟爱书、诗、画,几十年笔耕不辍。他的创作类型多样,包含了诗歌、散文、小说、通讯、报告文学、民间故事等,他的作品多次获重奖,影响遍及国内外。他的散文深入生活,情感细腻,他常常从独特的观察角度出发,又回到大众情怀引发共鸣;对社会感恩仁厚,对问题却较真追究。可以说,童德彦的作品既注重文学内涵,也追求社会意义。”
著名作家王维洲老师在给童德彦作品所作的序中写道:“他的散文富含诗情画意,选收广博,文人气息和百姓气息相融合,今人和古人相对照,现实和幻境相交汇。这和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个人在社会上处境纷繁,而且胸怀大志有紧密的关系。这样的人加上文学素养,写出好散文,是在意料之中的。”
广东著名作家姚中才这样评价童德彦的作品:“他的笔,犹如一把刀,切割出了这个时代生活的一个剖面,让我们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我们看见了小人物的悲剧人生,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见了人性的卑劣,也绽放出人性的光辉,他的小说不是说教式的小说,而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性,让读者在捧读之余还有所沉思”。最近,有红山书局丶孔龙书店丶芜湖冉冉东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丶喀喇沁旗李玉瑶书店等六家网上书店,将《武当日出童德彦文集》盗版提价在网上销售,不正说明童德彦作品正在热销之中吗?
当他八十一岁生日在家乡庆贺时,把他当年遣送回乡时现已辞世的大队领导的后代请来喝酒送红包,表示感恩!谈起村领导当时对正处逆境中的他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时,感激涕零,泣不成声,充分表达了他对乡亲们感念之情!
……
华夏大地自古多风流名士,而在那些咏风叹月的文人雅士中,又尤以隐者最为人所称道。或大隐隐于市,或小隐隐于山林,且不提悠然见南山之陶渊明,暂不说惟吾德馨的刘禹锡,也不言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单说我们面前的童德彦,从农技干部、公务员、科长到高级记者、主编、教授、诗人、作家,可以说,童德彦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这种走,是毫不投机取巧的走;这些脚印,无不凝聚着汗水与辛劳、彰显着智慧与胆识。回顾过往的经历,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有能力把平凡化为不平凡,把平淡化为气势飞扬,而在社会浮躁的今天,他却永志不渝地靠笔,更是靠着思考的力量,要留一抹珍贵余香,献给岁月,献给人生。
如今的童德彦,每天晚上要写到十一二点,每天早上四五点又要起床动笔,对于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我们满怀敬意并由衷祝愿,希望这位人民的诗人、作家,能够在未来的大道上,写出更多激荡的浪花。
附·童德彦简历:
童德彦,又名冠英,笔名喻明,童怀汤,自强叟,号独山野人。男,湖北蕲春县人。1935年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大学、高级经济师。作过农技干部、公务员、科长、办公室主任、经理、特约记者、高级记者、编辑、编委、主编、教授、副校长。写出大量诗歌、散文、小说、通讯、报告文学、民间故事等作品,发表在国内多家报刊,并有作品在台湾以及国外发表,还多次获奖。系县文联委员、作协理事、老区儿童智力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三胞三属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湖北分会会员、湖北省通俗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国学协会终身会员、中国国家诗书画院终身高级研究员和终身常务副院长、《中国报告文学》特约作家。世界华文诗词学会终身会员和终身名誉会长。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中国实力派诗人代表作精选》大赛作品被评为特等奖;并授予中国实力派诗人荣誉称号。中华诗词艺术大赛作品被评为金奖,授予德艺双馨诗学大师荣誉称号。《当代百家格律诗精选》被评为一等奖,同时授予中国格律诗大师荣誉称号。建党90周年诗书画大赛金奖,授予共和国功勋诗人荣誉称号,镀金勋章一枚。当代全球诗文名家作品大赛被评为国学艺术金奖(奖品为镀金勋章一枚),并授予国学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4年度中国艺术金马奖》、二〇一五年四月《武当日出》在第二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荣获图书一等奖丶全球诗书画大赛金奖获中国特级著作家称号、《世界大百科全书>被评为世界文艺终身成就奖金奖、奖品为镀金勋章和烫金证书,并授予世界文艺大师荣誉称号。出版过《武汉散记》、《均县农民参观武汉记》、《太平诗歌选》、《精英集锦》《童德彦诗选 附:祖先残槁》《武当日出 童德彦文集》《风雪途中夜 童德彦小说故事集》等书,编辑过《九十九条成功路》、《新世纪周刊》等书刊;其作品被选入《风韵瀛寰》、《四季匆匆》、《挽留秋天》、《青春伤痕》以及《来自第一线的报告》、《新华文摘》《国学经典》等各种书籍。其事迹被收入《蕲春名人录》、《蕲春文艺人才大典》、《鄂东文艺家辞典》、《中华诗词家名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著作家辞海》《中国实力派诗人代表作精选》、《当代百家格律诗精选》、《建党大典: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球诗书画大赛金榜集》、《国学经典:当代全球诗文书画名家获奖作品选》、《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大百科全书》、《世界文艺家辞海》等。
责任编辑/彭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