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金流量信息在决策中的有效性普遍的被承认,在资本市场融资时及申请银行信贷时都需要提供相关的现金流量资料来证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发展态势,管理者为了呈现良好的现金流量状况,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达不到要求时往往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对现金流量进行操纵,本文则主要对上市公司操纵现金流量的手段以案例予以分析。
一、虚假现金流入与流出
为了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达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某些企业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进行操纵,这种操纵方法直接,但很隐蔽。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企业鱼目混珠,将一些非日常经营收入及违规收入作为销售收入,从而提高、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二是伪造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出,去抵消虚构经营业务收入,这样公司没有进行任何的经营活动就使得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同步增长,从而实现了利润的平衡。以万福生科为例,其就曾采用过这种手段来粉饰利润。经审计万福生科曾随意编造客户的销售信息,虚增交易,致使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虚增营业收入超7亿元,使得现金流入急剧的增加。同时万福生科淀粉糖扩建工程2012年上半年投入的资金巨大,但是工程进展却十分缓慢,远低于2011年的进度,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公司利用巨额的投资支出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以抵消由于销售收入虚增而带来的现金流入。
二、影响现金流的发生时间来操纵现金流量
影响现金流收付发生的时间的操纵方式有两种:一是操纵债务的借入及偿还时间。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有时并不是出于企业总体规划的需要,而是为了呈现企业现金流量稳定的假象,配合信息披露的要求来借入或偿还债务。企业在报表对外报送前向外部借款,对外报送之后便偿还款项,从而达到调节现金流量的目的。如果这种借款的时间特征只是偶然的,那自然不必过于重视,但是一旦它成为了一种规律,我们就有理由去怀疑企业是在利用债务的收付时间差来操纵现金流量。二是延长应付款项的付款期限,以便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呈现出稳定的假象。以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北矿业)为例,淮北矿业在2011年末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应付账款”科目的余额超过了65亿元,而2010年末该项科目余额仅为36亿元左右,应付账款暴增,但营业成本却没有相应的巨额增加。一般来说应付账款增加自然对应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增加,但淮北矿业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不过才24.71亿元,这表明假若“应付账款”2011年的金额与2010年的金额保持相同水平,那么该年度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则会变为负数,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淮北矿业应付账款不合理的暴增很可能是公司利用其应付账款操纵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美化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三、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现金流量
关联方之间有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通过行使其手中所持有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进行非公允的经营往来,人为的调节现金流量,这种手段的隐蔽性极强,且灵活多样化,再加上关系复杂使得难以识破,因此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例如关联方之间采用“低买高卖”的方式,即从关联方低价购入存货,再加工成产成品高价卖给其他企业,从而减少营业成本,增加营业收入,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另外一种是上市公司利用赊账向关联企业购入原材料或产成品等存货,使其经营性应付账款提高,削减其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出,使企业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增加。二是为关联方提供资,控股公司为了保证其子公司在资金方面的依赖性,往往会直接或间接的占用子公司的募集资金,一些公司通过收取控股方资金占用费来调节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就如同血液一样维持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有时为了达到经营目标,通过以上各种操纵手段使得企业的现金流量出现不真实的情况,这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也极易使得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做出错误的判断,无益于市场的竞争,危害极大。因此相关信息使用者要注意识别企业操纵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真实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
(作者单位为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