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与计算机已经基本普及,并在各行各业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也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带给了物流企业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庞大的电子商务行业,物流企业每天的货物进出量日益增多,这也给物流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强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过于陈旧的物流管理基础设施。我国的物流企业主要产生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成长时间并不长,并且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是有着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基础设施过于陈旧,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问题,像包装、运输以及储藏等方面的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多制约因素,阻碍了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的监管机制。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物流行业都有着庞大的管理部门,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职能进行分开管理,因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导致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管理工作均陷入了混乱的境地。另外,因为各部门在职能划分方面不明确,对于物流企业管理方面地方政府显然也出现了失控的局面。各个地区的物流管理工作未建立并执行统一的监管机制,有关政策以及管理条例缺乏一致性。
(三)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早已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按照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物流当中的各个环节大多依靠人工劳动完成,并未很好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重点体现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物流信息系统尚不完善,缺乏数字化资源,导致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相比。
二、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政府要加强建立物流行业管理体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现在已经成为极具前景的一个行业,但是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的物流管理体制仍不完善,成熟的行业管理体系相应缺乏。对此,政府必须加强建立并完善物流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物流管理工作实际运营当中可以有法可守、有法可依。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制定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全面推进物流运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加强物流行业信息自动化的发展。政府要对物流企业加大投资的力度,并加强物流专业技术的推广,扩大物流运输的范围,全面建立物流运输网络。另外,地方的物流管理制度必须与国家相关制度统一,不同地区的制度也要统一,在国内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从而有效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物流行业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转变物流管理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不管是物流配送,还是信息资源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物流企业规模的制约,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不高。面对如此情况,运用信息自动化管理,可以统一物流各职能部门,即采购、储存以及配送等部门,在物流企业内部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促进物流企业运营效率全面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可从下列方面着手,例如:货物存储的电子化管理,货物进出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货物数据信息的跟踪,最优配送路线的智能选择,信息数据的存储,对物流信息增值价值的分析等等,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节省运行成本及时间,使货物快速地到达客户的手里。
(三)加强多方物流配送联盟的建立。多方物流配送联盟是源于国外的一个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其实并不成熟,具体指物流配送过程中,除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或第四方物流配送企业。多方合作的物流配送联盟可以签订有关的合作协议,给供需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并为供需双方提供物流配送的全面信息,为供需双方提供最优选择方案,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提升物流企业工作的效率,在促进信息自动化管理模式顺利实施的同时,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
(四)物流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前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工作要想创新,加强物流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开展物流管理工作的基础。对此,笔者认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还需政府的鼎力支持。例如:在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投资等方面,政府部门都应积极参与,为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另外,还要积极引进外资或者民间投资,给物流行业的建设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物流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想更好地开展物流管理工作,政府要加强建立物流行业管理体制,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以及多方物流配送联盟的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基础设施,这也是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面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压力,物流管理工作才能从容应对。
(作者单位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