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现状和风险防范

2016-04-29 00:00:00赵瑛
今日财富 2016年18期

外汇储备是一国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宏观经济运行,防范国际市场中的各类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外汇储备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风险。本文将从外汇储备基本理论和结构管理现状出发,探讨完善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外汇储备的基本理论

(一)外汇储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目前被广泛用于外汇储备的货币有美元、欧元等。

外汇储备不仅能够反映一国调整国际收支之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能够显示国家的经济、金融实力,对于国民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外汇储备管理。IMF与世界银行将外汇储备管理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同盟确保其公共部门拥有的外国资产能够随时获取,并在有关当局的控制之下,满足指定的一系列目标需要的过程。”外汇储备管理包括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和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当前最重要的外汇管理问题集中在外汇结构管理上。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现状

自我国在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在总体规模上迅速扩大,但是外汇管理结构并不能够和巨额外汇储备相适应,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资产结构、黄金储备等存在一系列问题。

在币种结构方面,美元储备在我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过高,过度依赖美元,而欧元储备不足,币种结构单一,这在美元贬值过程中会对我国汇率产生极大压力。

在资产结构方面,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以下问题:美元中长期债券占有较大比例,结构过于单一,这不利于实现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多元化和外汇储备的增值。

在黄金储备方面,存在黄金储备偏低的问题。由于黄金储备偏低,我国在利用黄金价格上涨增值获利的能力不足,另外也不能充分利用黄金在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融资、支付功能。

三、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析

我国在外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收益风险。

(一)汇率风险。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在币种上主要以美元为主,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受美元升值贬值影响较大,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引发美元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会随之缩水。对于美元的过度依赖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在此情况下,如果大幅减持美元储备,会进一步导致美元贬值,增加外汇储备的损失;如果继续持有高额美元外汇,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会增大,这又增大了外汇管理风险和汇率风险。

(二)通货膨胀风险。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基础性货币的投放也被迫增长。外汇储备占用货币资金过多,市场上的基础性货币供给量增多,会诱发国内通货膨胀的产生。如果美元贬值,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国内经济的稳定,国家购入美元使得国内市场的货币增加,会加剧通货膨胀风险。

(三)收益风险。我国大部分外汇储备是美元资产,其中对美元长期债券的持有占有很大比重。我国注重对美元长期债券的持有主要考虑到安全性原则,但是却因此忽视了长期债券在流动性方面的不足。我国外汇储备偏重于对政府债券的投资,在企业金融债券投资明显比重较小,这会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

四、外汇储备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促进币种结构多元化。分散投资,降低美元储备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增加对其他币种货币的储备性投资,可以将目前持有的一部分美元储备转化为对其他币种,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同时应该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进行适度性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作出科学分析,有规划地实现对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

(二)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较强,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进程中,人民币逐步实现在亚洲地区的区域化。我国应该进一步推动这一过程,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放宽对人民币的政策限制和管理,拓展人民币的流出途径。加强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鼓励用人民币进行国际间的结算,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加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建立完善的外汇储备风险预警系统。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我国要想在波动的经济形势中有效控制外汇风险,必须建立起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外汇储备风险进行分类有效的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应该设立专门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部门,对外汇储备风险进行专门化研究,分析出最有效切实可行的外汇储备适度结构,进行外汇储备管理。

(作者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