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风险是国家经济风险中常见的一种风险形式,其根据性质可以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储备风险以及会计风险四大类别。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外汇储备超过实际需要、外汇风险识别和监控能力较弱是导致我国外汇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质量、进一步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系统入手,以达到有效防范与化解外汇风险,同时提高外汇交易运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欧元强势启动,使我国的外汇风险大幅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应对欧元的强势启动,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自2005年7月以来,我国汇率制度逐渐转化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了更具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外汇风险也分散到了外汇持有者的手中。
一、外汇风险的内涵
由于汇率变动常常会引起外汇风险,因此外汇风险又可称之为“汇率风险”,主要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凡从事对外经济往来的公司、企业、个人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的营运与管理,通常在国际范围内收付交易大量外币或持有外币的债权债务或以外币表示其资产负债的价值,由于各国使用的货币不同,加之各国货币汇率、利率间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在上述往来结算中就会产生风险。外汇风险通常的风险有两种,一是获利,二是损失,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与汇率差价联系紧密。外汇风险的主体主要涉及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及金融活动的政府、公司、企业及个人,由此我们又可以将外汇风险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及金融活动的政府、公司、企业及个人持有外币债权债务,或以外币标示其资产、负债价值时,国际间货币汇率变化导致结算时发生的风险,对外汇持有主体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外汇风险的种类
我国外汇风险种类繁多,并且按照不同的尺度与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综合看来,以下四种外汇风险最为常见。
(一)外汇交易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简单地讲,就是外汇持有者在交割、清算对外债权债务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外汇风险中最为常见的险种之一。外汇交易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交易主体间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或劳务,货物已经装船运输或劳务已经提供后,汇率突然发生变化,使得出口主体和进口主体承受出入口费用上升或下降的风险。二是国际投资和借贷活动中,债务尚未清偿或完全清偿,受到国际汇率的变化,使金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二)外汇经济风险
经营风险或资产风险是外汇风险中经济风险的另外两种别称,即它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由于始料未及的汇率收益变动而产生的一种潜在性风险。同样地,外汇经济风险也有两种最主要表现方式,一种是资产风险;另外一种是经营风险。经济风险对跨国企业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跨国企业对经济风险的预测能力、准确程度、融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外汇储备风险
外汇储备通常主要是被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外汇汇率,同时偿还对外债务的积累,是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际汇率的变化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发生时,会对国家的外汇储备造成损失可能的风险称为外汇储备风险。汇率风险和冲销风险是外汇储备风险最常见与最核心的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汇率风险即由于汇率的变动造成的外汇储备资产收益不确定性和损失的可能性,冲销风险即央行防止货币的过快投放,不断的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四)外汇会计风险
外汇会计风险的汇率引入需要考虑到金额增减所造成的风险,其中的汇率转换也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外汇会计风险的组成形式比较复杂,有单独风险发生情况,它是指企业在汇率转换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鲜明的对比。合并会计风险的属性比较复杂,这种在外汇交易中比较容易发生,外企在信息汇总时,由于汇率变化而造成海外企业资产、负债在母公司会计报表上的损益变化。无论是哪种风险的存在,都会对外汇持有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我们需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我国外汇风险出现的原因
我国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已有十一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浮动汇率相挂钩的体制机制依旧尚未健全,使得外汇风险频发。总的来说,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存在漏洞
政策的完善程度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业的发展状况,这同样适用于外汇风险管理中。客观地讲,我国在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建章立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外汇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体系在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与规避外汇风险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以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为例。正如我们所知,国外的商业银行对本国外汇风险政策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非常严格和详细的规定,并且列出了同意对每种外币的具体交易产品所开展交易的产品清单,,同时限定了对特定的外汇产品交易的证券种类。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多的是从理论上考虑,并且政策程序没有覆盖到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产品、业务,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大大降低了外汇风险管理的效度,导致应对风险乏力。
(二)外汇储备超过实际需要
通常情况下,外汇储备风险与外汇储备的规模呈正相关。我国外汇储备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较快,再加上对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较低,外汇储备风险无疑大幅增加。从外汇储备的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目前仍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程度管制,外汇需求受到了抑制,而强制结汇制度导致外汇供给是充分的,这就导致了外汇储备超过了实际的需要。
(三)外汇风险识别和监控能力较弱
降低外汇风险的两种重要的途径是有效的识别与监控。我国经济国际化时间较短,企业国际化运作时间不长,使得部分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认识严重不足,以商业银行为例。欧美国家普遍使用敞口头寸计算市场风险是从上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大型国际化发展的企业之一,其风险敞口计算却只是在近年才开始的,更可悲的是,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至今仍然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本行所承担的敞口头寸以及其他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此外,我国还缺少专业部门和人才来研究外汇风险,经验做事成分客观存在,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外汇风险的能力严重匮乏,导致金融风险规避的能力较弱。
四、我国外汇风险的化解路径
要想我国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化解外汇风险,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外汇储备质量、不断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系统,这样一来我国的外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被大幅度地降低。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
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能给外汇风险的降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着力在外汇交易法规和市场运作规则上发力。第一,完善外汇交易法规。完善的外汇法规应包括外汇立法、管理规章两大部分,当前这几个方面的立法都较为薄弱,我们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完善外汇法规,在相关领域形成依法交易、依法监督、违法必究的约束机制,为外汇市场的公平交易、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二,完善市场运作规则。良好的市场运作规则往往会带来外汇市场的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我们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交易清算、市场退出处罚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同时,充分依靠现代科技,发挥好电子交易平台实时采集市场全面信息的优势,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质量
合理的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倘若外汇储备超过了国家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将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则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深入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要做到;第一,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外汇储备过多同样也会带来危害,并正在积极的准备应对措施。2016年5月,我国公布的数据指出,5月份的外汇储备环比从1917.4亿美元下降到了279.28亿美元,同4月32196.68亿美元相比,减少了279.32亿美元,创2011年12月以来新低,这是一个很好运作的趋势,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理性的去优化调整外汇储备的数量。第二,提高外汇储备经营效益。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范围,提高外汇储备经营效益是对抗外汇风险的重要方法,要加强中投公司等国家主权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水平,同时为了达到投资收益和外汇储备风险的最优状态,我们还必须灵活的运用储备资产。
(三)进一步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第一,强化外汇风险意识。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与外汇交易有关的全部行业、部门以及所有的从业者中,在风险和收益能够得到控制的的情况下,我国操作和经营外汇业务,把控制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不低于创造利润。第二,提高外汇风险专业人员的教育及专业知识技能。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应该培养一支素质高、本领强、业务精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队伍,通过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使外汇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外汇风险识别以及外汇风险计量的技能,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我国风险应对的能力,总结外汇风险应对经验。(作者单位为山东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