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其是丰富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情感需求的驱使与制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是人类感知文字、理解文字的唯一措施,因此在语文这样一种充斥着大量文字信息的课程上,阅读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问题与弊端,这不得不促使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情感教育来进行教学,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情感教育概述
简单来说,情感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在全面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前提下,使情感因素的作用最大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其常常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常以“知识”,而非“情感”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在英国召开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情感教育做出了如下定义:情感教育属于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关注点集中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态度、信念等,并通过此种方法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情感教学不仅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还是以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阅读课堂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词句段落的品读赏析及相关写作背景的渗透,能够引起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共鸣,陶冶情操,了解作者,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审美情趣。通过阅读情感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其他非智力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入学生情感表达这一环节,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思路
(一)激发情趣,培养阅读意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听读、朗读,创设阅读情境,传授美学知识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良好的阅读情感意识。例如,《散步》一文中对亲情及景物的描写恰到好处,学生在朗读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家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情感,使文字具有生命力,达到作者与读者思想的统一。再如,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美学知识,让学生收集云南特色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充分体验文章中所描述的云南人美、歌美、风景美的情感,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优化。
(二)转变理念,激发审美能力
新课标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转变教育理念,多运用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语文的阅读材料大多是作者对生活事件的真实情感表露,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参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价值观对文章的内容及情景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应严格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及时做好阅读的延伸指导,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审美能力。
(三)情境创设,加强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以有效地烘托文章的情感氛围,刺激学生情感的产生。教师可利用影视、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或进行实地教学等方法,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加强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阅读中,教师通过图片、影视等创设情境,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体味作者情感,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网络搜索到苏州园林图片、视频或其他知识介绍给大家,通过介绍苏州园林,引起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介绍写作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本身的兴趣。
(四)以情导情,挖掘情感元素
教师应准确掌握不同阅读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所占比重极大,其中有一段对父亲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看着父亲背影渐远,最终找不着父亲熟悉的背影时的惆怅、悲伤情绪,以及对过往时光追忆、对父亲的牵挂,这些情感均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又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课时,作者汪曾祺在字里行间蕴涵着情感,写出了对儿时的回忆难忘和对家乡的热爱赞美。文章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些情感元素来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情感,也能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三、结语
综上,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情感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深入了解文章作者情感的同时,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与反思,培养审美情趣,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刘丽芳.以“情”入文以“情”育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落实[J].神州,2012(3).
[2]何广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J].内蒙古教育:B,2015(9).
[3]周霞.情感的教育人格的升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探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