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探究

2016-04-29 00:00:00邱娘清
课外语文·上 2016年8期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经常产生抵触心理,学习动力不足、消极抵触、听课不认真、方法不得当是产生中学语文学困的主要心理因素。对于中学语文学困生老师要主动与这些学生积极沟通了解情况,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然后积极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早日摆脱中学学困。笔者在此就来探讨一下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困生;心理;成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中学语文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着不少学困生的现象。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对语文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心理障碍是语文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老师通过及时地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并积极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探讨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对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

(一)自我约束能力差

学生刚步入初中,随着课文难读的不断升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学生步入初中的学习开始显现吃力。对于语文课学习的学生也同样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学生渐渐也便丧失了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记忆性东西比较强,学生步入初中以后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必然会因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导致语文成绩的下降,进而失去信心,在语文学习上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最后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语文成绩越来越不尽人意。

(二)方法不当

学习语文不光是死记硬背,学生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学生步入初中由于尚未掌握中学语文的学习规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不能够准确地理解记忆,最后导致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得当反而浪费大量时间在语文学习上。学习语文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掌握课文的大意内容就盲目地去背诵。在学习文言文时对文言的意思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翻译课文,不能够掌握学习文言的规律,进而导致适得其反。还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掌握发散思维,不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盲目的用自己的方法学语文,而不跟随老师来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这些都会给中学语文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会因为付出了很大努力,而在语文上没有成效引发心理问题。

(三)缺乏动力

初中语文会接触到许多新的内容,比如说新体裁的文章、文言文、新的诗词等内容。对新事物的学习,如果不认真去对待就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喜欢中学语文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而刚刚步入中学对于学习开始显现吃力的学生会越来越吃力。那一部分学习吃力的学生,渐渐地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动力,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渐渐地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成绩也会随之大幅的下滑。

二、解决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对策

(一)中学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在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形象。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听课兴趣都会比较低。中学语文老师可以适当地改变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多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感兴趣地来学习,实现由知识的传播者向知识的促进者、听到者的转变。对于学困生老师可以多与其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引导帮助学困生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和目标。及时疏通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更好地成长。

(二)帮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分组讨论课堂问题

中学语文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将学困生与学习较好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利用学生间的互补优势来调动学困生学习,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老师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变单调的课堂为多彩的课堂,在学生讨论时候,不仅会增加对语文学习内容的了解,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取得有效的进步,尽早提高自己语文成绩。这种先进帮带后进生的语文小组学习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可以使学困生早日摆脱学困的苦恼,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所造成的困境,与自身原因也有很大差距。在语文学习的时候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语文方法很重要,有时候死记硬背的方法会没有理解记忆好用,而往往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这样是不利于更好地学习语文的。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高效地学习语文,长期养成的好习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在正确运用良好方法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才能培育出对文章单词的语感,对阅读写作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习语文时一定要记得课前预习、课上思考、课后复习。这样能够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在做题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的字。做题时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在考试时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学困生倘若养成这几点习惯,语文成绩至少会有一定的进步。

以上便是笔者对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辛江岩.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矫治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18).

[2]王新波.中学语文学困生心理成因及教学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3]黄小玲.关注个体,善待差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及转化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1).

作者简介:邱娘清,男,1972年生,广东省惠州市人,广东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大专毕业。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