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2016-04-29 00:00:00李爱芳
课外语文·上 2016年8期

【摘要】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有所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优势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便为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注重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态度、价值认同、兴趣等情感因素的改变,情感因素的调动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观意愿。本文详细探讨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旨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性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探索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根据教学内容切入性地融入情感教育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内在的情感价值,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有关学习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渗透,从而改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包身工》一文中,从分析教学目标入手实施情感教育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这是本文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以此为切入点实现情感教育的融合。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中体会作者文字背后隐含的内涵,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剖析体会那个如人间地狱般的工厂是如何杀人的,引起学生对社会底层包身工的同情。从而启发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关注社会,针对一些热点的社会事件能够有自己独特合理的见解,能从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重要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借助语言营造情感教育的课堂氛围

实现高中语文高效的课堂教学,促使师生形成积极的互动是核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教师借助语言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黏合度,便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配合。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中,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精品,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通过优美语言的阅读,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文章借物抒情的内在情感,同时在教师富有感情的阅读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渲染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使学生体会散文语言的精美之处。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便于学生在写作中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抒情,提高学生情感体现水平,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丰富的肢体语言是学生展示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而表达出语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时,就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配上与之相协调的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等,能够将诗中对母校的热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更加饱满丰富的理解,激起学生在思想上的无限遐想,释放学生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同时教师给学生介绍有关徐志摩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奠定情感基础。可以说《再别康桥》是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体的诗歌,情感层次丰富、复杂,需要学生十分深度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组织课堂实际活动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激发学生直接兴趣,有助于语文学习态度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借助合作学习、游戏教学、课外活动、多媒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营造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采用学生分角色阅读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小说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并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将文中的人物的价值观念、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等都做到准确地拿捏,体现出学生与作者在思想上高度的统一,提高学生文章理解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意义重大,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空间,增强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洞察力。这就需要教师、学生等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促进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欣赏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会冉.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5(3).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