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学中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语文教学作为一项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学科,其不仅仅包含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知识和思想引导等多种方面的教学课程,所以语文教学一直被人们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生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新教改的背景之下,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的语文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小学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成为主要的授课模式,小学的许多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教学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的模式符合传统的教学需求,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语文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同样应该看到,在当下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们无法全心全意的学习语文知识,无法实现全面的发展,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成为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的内容。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受我国陈旧的教学观念影响,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其次受小学语文老师单一的教学方法的影响,无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是受语文老师片面的教学知识的影响,完全照搬课本知识式的教学,阻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
(一)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的教学观念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大多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知识的传播成为单向的传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课堂讲解,学生采取对教学内容的聆听,“你问我答、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中心,学生必须围绕教师核心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使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令,这对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单一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由于学生的思想还处在一个初步期,学生对于外界的知识以及事务都存在很大的好奇心,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上,单纯地把统一的答案以及问题进行强硬性的讲解,要求学生对于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不允许学生对这些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导致当前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教学知识片面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多采取按照教材和教案的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教学传授,忽略了对于语文教学知识的延伸,不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语文相较于其他的教学学科,由于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提升小学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便成为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然而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上,语文教师往往忽略这个问题,这就造成语文教学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上,语文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学会生字书写、课文记忆、课文理解。这些内容成为教学的目标,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就会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开发,不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高效性的策略
在新教改下,教学策略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对于老师来说,充满着无限的挑战。而新教改,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的备课阶段
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必须做好语文课程的备课工作。备课是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上好此课程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所以在课程的备课阶段,备课是否高效也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高效。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备课阶段就应该以教学作为切入点,优化教学的备课,为语文教学高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首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化的差异,对于语文学习的学习速度、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也各有不同,加上学生之间存在的性格差异,所以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备课上,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内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语文的课堂教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可以提升了。其次,做好语文教学的教材备课。在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要想做好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备课工作,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个年级阶段目标和教学目标,结合语文的教学教材,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教案准备。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备案工作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认清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教材内容,确定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只有充分的了解语文教材,精准的掌握和驾驭教材,才能做到教学上的游刃有余,掌握语文教学的主动权,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最后,是对教学方法的备案。在完成教学教材的备案后,还要对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备案,教学方法是实现语文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只要学生对于语文教学感兴趣、轻松自得、自主学习语文知识,这才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知识讲解,采取何种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教学功效,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备案时,不能将教学方法单一化,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新教改的教学阶段,老师首先应该采取精妙的导语来抓住人心。一个好的教学导语,就像一块磁铁,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心,通过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课文内容学习。查阅一些国内知名教师的教学案例,不难看出其教学导语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好的教学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保持一个学习的兴奋状态,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
效果。
其次,采用小组式的教学,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这是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在采用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小组进行讨论,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资源太过于呆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趋向于书呆子类型。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一些看上去非常抽象的课本知识,特别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丰富了教学方法,而且还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课本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阶段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练习巩固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新教改下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如果老师只关注教学,从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些知识将很快被忘掉,也没有实现教学的目的。
首先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就某阶段教学重点,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差异性练习,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到语文知识,还要让能力弱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要感到吃力。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练习结果,给予口头上的表扬,要让学生体会到练习的兴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自豪。
(四)反思阶段
在新教改下反思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后还要反思自己的课堂应用率,要充分的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以及教师备课上都不是很理想,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一般。因此新教改下,将如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教学策略设定为主要的改革目标。在新教改下,教师应该从其备课阶段、教学阶段、练习巩固阶段以及反思阶段等四个主要阶段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绩。如小组式教学、针对性的教学以及多媒体式的教学等,不但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艳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1(5).
[2]裘红梅.新教改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6(21).
[3]王新英,曹中山.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
[4]陈伟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2).
[5]岳凤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未来英才,2014(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