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质疑,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2016-04-29 00:00:00李丽高鑫
课外语文·上 2016年8期

【摘要】利用课堂质疑,拓展学生思维,其目的就是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寻找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学生问题意识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真正有效。

【关键词】课堂质疑;课堂模式;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改革强调中小学语文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质疑和探索解决问题。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都已经在语文课堂奋战了十年时间。面对大部分来自棚户区和农民工的学生语文教学更为艰难。语文基础差和阅读的严重缺乏使得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尤为困难。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以讲解式为主,课堂以我为中心,我讲学生听,学生为教师完成教学过程服务。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语文教学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现状。我们也想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我们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阅读少让沟通越来越困难。这一现状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们发现课堂质疑的重要性。

二、课堂质疑转变了课堂教和学的方式

课堂教学要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成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发挥其能动性。

(一)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学会质疑,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围绕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完成学习任务。能从文本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步达到思维的深刻性。

(二)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利用课堂质疑,转变教学方式,变讲授式为启发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只给我们一个教育的框架,我们应该以此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深入研读文本,使得课堂生动起来,丰富课程内容。

三、课堂质疑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有它的顺序性、阶段性以及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学生的思维品质分为探索性、广阔性、深刻性三个阶段,逐步进行训练。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性原则

陶西平同志曾说:“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现在,我们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面向每一位活生生的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质疑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利用课堂质疑,拓展了学生思维,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课堂上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让学生更主动的预习课文,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提问并提出质疑。这一课堂模式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一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成绩必然提高。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形成了新师生关系。新的课堂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合作互动都需要语言的正确表达,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以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但通过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增强,阅读量也随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梁丽红,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4(24).

[3]马瑞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J].语文天地,2015(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