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满足不同孩子不同的时空需求。教师应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发现他的优缺点、强弱项,然后予以鼓励或帮助,并根据他们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计划,养成他们自我调整学习方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扩充学习时空提供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时空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时中国高中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还有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教育部门用分数来考核学校,学校用分数来考核教师,教师也只好用分数来考核学生,家长也同样受制于这种机制。而国外,知识性的内容,学生只要掌握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用到生活中来解决一些问题。所以,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等都能秉持一颗平常心,一颗宽容心,一颗爱心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语文学科的内容博大而精深,古今中外的内容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而这也要求孩子们掌握丰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积累与掌握,则需要平时的阅读来完成,但阅读的含量太大不利于学生的吸收,所以教师的引导就十分重要了,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阅读时间,避免走弯路,如学校、教师可推荐一些经典书目,书目按照高中不同阶段设置,让阅读变得更加有层次。完成这些书目的阅读,我们要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他们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上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如拿出一周两节课用来阅读名著,还可安排晚自习或早读课,让学生有的放矢。此外,教师也应鼓励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一些与名著相关的评论书籍,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名著中的内容,让学生品出书中经典的味道,他们才会真心投入更多时间去阅读,实现课堂阅读的课外延伸。一旦学校放寒暑假,学生仍然可饱有热情地去完成没有完成的阅读任务,或许他们还会如饥似渴地寻找更多好书来读,进而养成一种终身阅读的习惯。
以上谈到的主要是阅读任务,我们还要教授国家课程,如何能在这方面给孩子们更宽松的时空呢?完成国家课程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这些课程都是教育部门择选专家从浩瀚的古今中外文字中,按照不同主题设计成了不同的单元实施教学。这些文章的讲授需要涉及大量的鉴赏知识,孩子们因阅读量有多有少,往往对阅读存在的经验有差距,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就要给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时间与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对一些存在学习疑难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讲解,如古代汉语语法,往往一部分孩子不太懂,会经常将一些词的词性搞混淆,也不懂哪些词该修饰哪些词,经常在考试中选错答案,导致丢分,久了便对学习语法产生厌倦心理了。
给予学生学习时空,也要注意分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想通,就不要启发他们;学生在没有想表达时,就不要启发他们。所以,我们在讲授新课时,最好是给孩子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而不要急于给他们答案,这样做不符合我们设计问题的初衷。孩子们回答不出我们设计的问题,有时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他们与我们的思考方式不同,掌握的材料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要及时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材料,或者鼓励他们去寻找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扩展自己的学习时空。如讲到《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给孩子们一定时间去了解一些春秋宗法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及当时诸侯国间的复杂关系,当然也要了解晋文公的生平,以及他与秦穆公、郑文公的恩恩怨怨,对于我们理解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穆公具有重要的辅助与参照作用。
此外,课堂上也应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消化,根据遗忘规律,如不能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孩子们很快就会遗忘,特别是一些技巧性的内容。如写作文时,作文结构的训练、词汇的积累、素材的搜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巩固,然后才能熟练使用。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构思,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多次指导,这样学生再去重新写作,才能最终形成满意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让老师满意,因为有些学生的语言功底很差,还需不断阅读积累。作文成绩的提高可能要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才会有质的蜕变,所以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他们犯错。
附案例:更加从容的阅读。
以往学校十分重视考试,很少会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后来经备课组的一致努力与要求,学校终于大胆地拿出了几个班进行实验,每周多给学生一到两节课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经过一年的尝试,这些实验班的孩子普遍比其他班学生多阅读了10—20本书,30万字的阅读量。这些孩子们更加喜欢阅读了,而且会在没有教师的要求下,自己去寻找一些好书进行阅读。他们将课余时间大多用在了阅读上面,他们在做阅读理解时,因为掌握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常识,语感也十分敏锐,分数普遍比其他未实施阅读的要高3—4分。这些孩子在写作时,有了更多的素材,文字功底也比刚刚入学时深了很多,他们的作文分数普遍比没有实施阅读的班级多3—5分。这些变化让学校更加放心大胆地实施阅读计划了,每周都会抽出两节自习课给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文笔更加老练,学校还因此组织了很多次作文竞赛,既有国家级的大赛,如创新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等,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人次获奖,还有部分同学到北京大学参加了决赛,并获得了全国性的奖项,并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阅读不仅让学生获得成绩更加轻松了,而且也丰富和完善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气质更加出众。
这些大胆的尝试为孩子们未来美好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生在不断地阅读与写作的交叉过程中明白了两者的关系,还从其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对于他们的未来人生也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