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4-29 00:00:00黄婷婷
课外语文·上 2016年8期

【摘要】现今,新课改理念着重强调了教学资源开发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尽可能地开发与应用各类语文课程教学辅助性资源,转变先前单纯讲授的课堂授课模式,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契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时代教育理念。为此,本文将就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与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能够细心地挖掘,加以开发和利用,就能使课程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又该如何开发和利用呢?下面笔者将展开探究。

一、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一)课内教学同课外教学结合理念

课堂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教师依托课堂教学活动,方才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然而考虑到语文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走出课堂对语文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课堂活动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文知识应用契机,有鉴于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该一方面将语文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延续课内的语文活动;另一方面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外应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而构建课堂知识学习与课外知识应用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科内教学同科外教学结合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在关联性现象,尤其应当对其他学科中的语文因素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亦能实现对语文知识节点的

习得。

(三)校内教学同校外教学结合理念

初中校园的教学场域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素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获得切实的提升,而且感染学生的精神、调整学生的心理。教师应将学生引向校外,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意识,摒弃只有校园内才能学语文,只有语文课才能学语文的错误观点,积极主动地从社会中、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的内容,提高语文能力。

二、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策略

(一)注重对语文教材的开发利用

语文教材乃是语文教学的主导性资源,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教材内容与编写体例的精细研究,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语文教材的合理应用。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心智受到启发、情感得以熏陶,从而依托对语文教材的系统性学习,实现对课本之外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进而掌握正确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养成严谨的学风,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二)结合地域特色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在历史发展与社会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初中语文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同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结合本地区的区域发展特色、学校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而凸显地域优势。同时,教师应当依托本地的人文风景名胜景观,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熟悉的事物增进语文知识学习的亲切感。如贵州的教师可以依托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峡谷等特色地理资源,湖北教师可以依托黄鹤楼、荆州古城等资源进行语文课程的开发建设。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现成地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彰显地方中学的语文教学特色,从而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同时,增进其对地区文化的了解,即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通过真实生活场景进行语文知识实践

语文知识源自生活,因此学生所习得和掌握的语文知识最终应当实现向生活的回归。教师应当使学生走出课堂的局囿,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之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教师应当布置学生在假期出游或日常生活中注重对真实生活场景的观察,进而在课堂上能够使用精确地语言将其所观察到的场景进行描述再现,从而提升其语文表达能力。

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人际交往的契机与空间,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将使其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生将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体验进行表达,如此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社会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态度的交往,有鉴于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将其个体化的体悟依托作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洞悉能力,又为学生的作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结语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呈好奇态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使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增进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小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毛利娜.论初中语文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曾阳.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