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6-04-29 00:00:00丽嫦
课外语文·上 2016年8期

【摘要】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本文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1.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2.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4.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5.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6.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关键词】单元作文;指导;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不少学生一提到单元作文,就叫苦连天,总是说无事好写,就算苦思冥想写出来了,但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

下面,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

一、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

在正式上课前,制定好习作学案,指引学生,注意从写什么和怎样写两方面下手,这样,帮助学生立好习作脚手架,是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无话想说,有话不会说的问题。

【学案案例】《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学生学案)

1.搜集:在学过的课文中,在报纸上,书籍中,一定看到过许多令你感动的故事,请认真观看和阅读,把其中最令你感动的描写(可能是动作,可能是语言,可能是神态外貌,可能是心理活动)摘录下来,整理在采蜜集里。

2.分享:感动是一种真情流露,常常涌上我们的心头。急需帮助,伸出援手,我们会感动;取得成功,得到肯定,会感动;失落、难过,有人安慰鼓励,会感动;受伤或生病了,得到别人的关心,会感动;犯错或受委屈,得到心细教导或宽容理解,会感动;看到金子般的品德,会感动。

感动我们的无处不在。特别是身边最亲近我们的妈妈。你有留意过妈妈的眼神吗?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老师的方式写一写。

妈妈的眼神是( ______________),因为那一次 (______________)

妈妈的眼神是( ______________),因为那一次 (______________)

这些,我都很感动。

1.重视针对性的语言积累,巧妇不愁无米之炊。

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有话说不出”的难题,有效办法就是加强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构建自己的语言宝库。这个学案能紧扣重点设计,要求学生搜 集:“把其中最令你感动的描写摘录下来。”这个训练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语言积累,当学生真正写作时,就不用愁作文无话可用了。

2.激活回忆,走进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难点是:学会选取生活中感动的材料,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感动自己,打动别人。如何选取生活中感动人的素材呢?这个学案设计,切入点小,从最亲近自己的妈妈的生活开始回忆,引导学生去挖掘素材,学生脑海里便努力从众多小事中寻找出素材来。

二、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

教学中,创设情境,让习作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作文教学就会成为儿童情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儿童的语言就在“为情而造文”的驱动下,自然得到发展。因此,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是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一个有效策略。

【教学案例】《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环节一:触动心灵 体会感动

1.播放最美司机的新闻报道。

2.师问:看了吴斌叔叔的报道,大家的心情一定不平静,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师小结:吴斌叔叔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敬业精神,用自己76秒的坚守和生命完成了保证乘客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英雄壮举。 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全社会的人。 你一定被他感动了吧!

4.师:今天我们也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这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第一个教学环节。一上课,先播放最美司机的新闻报道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中既有司机受到砸击后的表现,也有同事、上级领导对他的评价,学生受到了视频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一下子就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实践证明,注意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动情感会被迅速点燃起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没东西可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更谈不上用心体会了。再加上学生们的生活都很幸福,这使他们对于曾经拥有过的真情常常漠然置之或记忆、感触不深。

怎样才避免学生提到感动,就写出生病照顾感动,下雨送伞感动这些老掉牙的题材现象呢?这就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回忆。

【教学案例】《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环节二:开阔思路 分享感动

1.聚焦眼神,想象感动。

(1)也许有的同学说:生活很平淡,没什么好写的。但我要告诉大家,感动无处不在。请大家观察三张图片,注意图中的妈妈的眼神表情。请猜想一下,可能发生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事?

(2)讨论1分钟再汇报交流。

(3)小结:都说妈妈的眼睛会说话,有时她是温柔的,就像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有时,是严肃的,仿佛一道利剑,直击你的心灵,有时,又像决堤的河水,满是伤心难过。刚才,透过三位妈妈不同的眼神表情,我们看到了这么多令人感动的事。

2.回忆往事,分享感动。

其实,我们自己的妈妈,何尝不是也常常做着令人感动的事呢?你有观察过你妈妈的眼睛吗?下面,我想听听你们自己的妈妈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动?

抽个别同学汇报:“妈妈的眼神是( ) 的,因为那一次( );我很感动,难以忘怀……”

3、开阔思路,梳理感动。

刚才我们留心观察生活,谈到了妈妈很多令人感动的事,其中,我们的生活,除了妈妈,还有爸爸,爷爷奶奶,除了家庭生活,还有学校生活,还有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看似平平淡淡的、司空见惯的小事,常常传递着温暖,蔓延着感动。

急需帮助,有人伸出援手,我们会感动。

犯错的时候,得到心细教导或宽容理解,会感动。

受伤、生病时,得到别人关心,会感动。

无助、失落,有人鼓励,会感动。

受到委屈时,得到安慰,会感动 。

取得成功,得到别人的肯定,会感动。

帮助他人,获得表扬,会感动。

看到金子般的品德时,触动内心,也会感动。

4.同组互动,分享感动。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还会说没事可写了吗?

好,下面就从最亲近我们的妈妈谈起,请挑选一件妈妈最令你感动的事和同桌分享分享,注意把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令你感动说清楚。

这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发掘习作素材这个环节中,我先是展示了三位妈妈不同的眼神,让学生去想象感动的事,这样,学生很积极投入地想象各种各样感动的事情来,接着,我又从想象感动,转到回忆自己妈妈感动的事情来。由于有想象感动作为基础,而妈妈是最贴近自己生活的人,这样,学生的脑海里自言而然地浮现出各种各样妈妈令他感动的事情来。有严厉的,有慈祥的,有令自己自豪的等等,产生了各种各样充满个性的习作题材来。如:为了给自己买到老师推荐的书,一头扎进人海里找,最后找到书后很开心地要给我看,全然不顾自己的狼狈相,我很感动。如:一次自己学滑板车,不小心掉下来,受伤了,妈妈急得哭了,见到坚强的妈妈为自己哭了,我很感动。如:有一次,数学的一个单元的知识领会得不是很好,小测很不理想,妈妈就给我找来了练习题加强训练,可是自己很不愿意,妈妈就严肃地批评和教育了自己,我回想起妈妈从读一年级开始就用心地帮助自己学习,没有妈妈,哪来成绩的一直名列前茅呢,看着妈妈严厉的眼神,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四、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

有些时候,学生虽有写作冲动,表达意愿,但不知从何写起。虽然胸中澎湃着激情,表达出来的却是干瘪的文字。虽然心中有涌动的文思,却找不到流淌的出口。怎样才能“把小事写大,把细节写细”呢?这就需要老师选择有示范性的例文,引导学生领悟方法,以开启写作思路。

【教学案例】《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环节三:聚焦写法 表达感动

1.读习作题目,明确写作难点

(1)我们要怎样把令人感动的事写好呢?下面我们来看习作要求,题目要求我们要做到怎样呢?

(2)那怎样才能做到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呢?

2.引入佳文,领悟方法。

(1)出示范文。它好在哪呢?运用了那些我们平常积累过的写作方法。划出你觉得精彩的部分,并在旁边写写好在哪里。

(2)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细致描写,特别是怎样写好人物的眼神表情,以及在叙事的基础上,自然地流露自己的心情和内心感受。

随机板书:具体——抓住人物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真实的感受(心情、心理活动)

这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环节三。这个教学设计首先出示一篇很有示范性的范文,指导学生阅读,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来,说说句子好在哪里,老师相机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抓细节描写,写好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特别是紧扣妈妈的眼神,以神态描写作为指导的重点。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选择一篇好的范文作引路,渗透方法,这的确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方法。

五、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

学以致用,抓住片段写一写,就是对所学的最好实践体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可以让作文锦上添花。

【教学案例】《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环节四:学以致用,绘画感动

1.自由写作,展示感动。

下面,让我们把妈妈感动你的最感人的一个片段写下来,要求写具体,有真情实感,时间10分钟。别忘了妈妈的眼神表情啊!

2.分享语段,展评感动。

展示精彩语段,赏析精彩。

这个同学的哪些地方你觉得写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再努力。

这个设计让学生完成片段练习的基础上再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优作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不仅及时肯定他们独特的语言和构思,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另外,交流展示,还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其实,这些欣赏和修改润色的过程就是孩子习作提高的过程。这能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作动机。

六、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习作教学指导的切入点越小,聚焦越明确,集体学习的收益就越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会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因此,在指导好写作方法后,应该开放学生的写作空间,放手让有能力的学生写自己更有感触的好作来,这样的策略,既照顾了全体,又给了有能力的学生创设进一步提升的机会,保证了普及,又促进了提升。

作文教学指导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只要我们不断研究与实践,一定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有效性的策略来,造福怕作文的孩子,促进孩子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