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思考和策略

2016-04-29 00:00:00黄玉蕾
课外语文·上 2016年4期

【摘要】本文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写字教学需要“语文味”,并给出了如何提高写字教学中“语文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一、思考:写字教学需要“语文味”

(一)《新课标》的需要

《新课标》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形体美”“美感”这两个词中,进一步突出写字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体验到它本身所蕴含的“味”。

(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纸上承载经典,汉字延续文化。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由汉字来承载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的灵魂。然而,在笔者的教学中发现现今小学生的写字现状令人担忧,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到了高年级以后,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得不到继续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可能也将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倡导“语文味”的写字教学迫在眉睫。

二、检讨:“语文味”缺失的写字教学

(一)教师素养的缺失

汉字博大精深,汉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每个字的背后都存在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所以要通过写字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韵味。但如今,一线教师对汉字的发展、汉字的形态美、结构美等不甚了解,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写的字都“不堪入目”,更不用谈让教师开设出有“语文味”的写字教学。

(二)评价制度的缺失

在小学阶段,写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今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书写的能力不存在任何的联系。由此,许多教师就把写字教学当作可有可无,让学生课后自行习字;教师对学生习字的评价过于简单与笼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通常会用“字写得很端正”或“写字不够整洁”来评价学生。

(三)信息技术的普及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先后问世,学校的现代化手段越来越高,汉字输入在某些方面已经代替手写,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不会写有内涵的字了,不会写规范的字了,不会写正确的字了,甚至连正确握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都没有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字教学。

三、探讨:在写字教学中充盈“语文味”的策略

(一)让基本笔画有“趣味儿”

1.童话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一年级是学生学习写字的开始时期,对写字的兴趣也是由此萌芽的。教师儿童化的语言更易激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时,笔者会用上这样儿童化的语言来形容基本笔画,如:“丿”像扫把,扫地时上面的木杆是直的,扫把的头儿就弯曲了;“丶”像可爱的小雨点,上尖下圆;“竖”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叫悬针竖,另一个叫垂露竖。悬针竖长得像妈妈的缝纫针,上粗下尖。垂露竖长得像爸爸的香烟,两头圆圆。这样学生一下就能记住基本笔画的形状。

2.哼唱儿歌,强化学生记忆。儿歌简短精炼,可以让每个孩子了解如何写好基本笔画。如:“写‘横’要做到,起笔轻运笔快,顿一下要回锋。左边低右边高,横最后一定平。”目的让孩子明白,写横运笔是有轻重缓急的。一开始孩子可能不是很理解,坚持下去,相信他们能真正明白的。

3.游戏利导,激发学生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是你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在写字教学中,笔者经常会举行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当“啄木鸟医生”,即把学生经常犯错的字放大到黑板上,让学生做啄木鸟给笔画宝宝治病。

(二)让汉字外形有“美味儿”

1.科学观察,注意结构美。抽象思维刚刚萌发的学生,汉字在他们的眼里是一种符号。因此,笔者试图通过用汉字的结构、结构部件等对这些符号进一步阐释,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字之后,借助田字格,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从整体入手,明确各部件的大致位置,体味汉字间架结构因得当而美观,从而建立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

2.发散思维,感受形象美。通过发散思维的写字教学,让学生产生对字的“创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教学“马”字时,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师:请仔细瞧瞧这位生字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马’字有一共三画;我发现‘马’字有马背;我发现‘马’字还有马头……师:同学们的联想真丰富啊!那你觉得这个‘马’字漂亮在哪里呢?生:马头在字的最前面;马背写在横中线上,这样就不会摔倒了……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打开了思维匣子,感受到了汉字形象性的特点,又能书写得很美。

(三)让汉字内在有“韵味儿”

1.讲述汉字发展的历史。如:学写“水”字,笔者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四种字体的“水”字,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逐个介绍字体,这就是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每一步。几千年的时间洗礼,从甲骨文变成了现在的简化汉字,线条越来越简单,外形越来越美。每个字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写字教学要善于引导儿童发现汉字蕴藏的美。

2.讲述书法名人的故事。教学时,笔者经常讲述一些古今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王羲之用心15年攻“永”字等等。等故事讲完,有的学生会沉思一会,有的学生还会发出一两句感慨。可见这些正面名人的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向故事的主人公学习。

3.探讨为人处世的道理。汉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学时笔者经常会和学生一起探讨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有一次笔者问学生:“为什么‘禾’字做了偏旁以后,捺变成了点?”生答:“因为要给其他字让出位置。”此时笔者就抓住时机和学生探讨:“因为又来了一位朋友,禾字很懂礼貌,就给朋友让出了地方,这叫谦让。同学们也要向它学习,同学之间有矛盾的时候,要懂得谦让。”这样既教了字,又教了学生做人的道理。还如“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舒心。“值”站得直,人的身价才高。“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四)让评价方法有“甜味儿”

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评价,前面的教学都显得苍白无力。笔者为了避免评价方法的枯燥单调和无指导性,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作品,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字的自信。笔者经常采用鼓励式和指导性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纠正。评价时,笔者也会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师评生、生评生,还可以是生评师,营造出一种“语文味”理念中“互享”的师生关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