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解读应用在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2016-04-29 00:00:00胡剑君
课外语文·上 2016年4期

【摘要】多元解读是近年语文教育领域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其概念的提出,深受国外接受美学和对话理论的影响,倡导阅读主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解读,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多元解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语文新课标改革中,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过多元解读的研究和尝试,现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如下综述。

一、研究现状与特点

(一)对于多元解读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对于多元解读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接受美学、文本细读、建构主义教学观等方面,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多元解读”为关键词,以“理论”“语文”作为摘要内容检索,共检索出31条结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中,孙绍振教授在《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一文中,从理论与教学层面上对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孙绍振从当前文本分析不到位的现状入手,以《愚公移山》作为例子,阐释了接受美学理论在多元解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他认为,接受美学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读者中心论,但要在多元解读文本前需构建起一个一元系统,那就是立足文本,真正的多元解读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李儒大更是直接在《“文本多元解读”的解读》中强调接受美学是多元解读直接的理论来源。此外,孙绍振教授在《语文学习》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文本细读的论文,譬如,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文中,他用案例的形式对文学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邓丽娜的《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从对话理论的角度解读了当今的阅读教学,她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二)对多元解读解决策略的研究

多元解读的理论研究在渐渐充实,许多研究者将眼光放在了多元解读的解决策略上,如何解决文本解读“一元化”的问题?怎样将多元解读理论应用到阅读教学实践中?这是目前新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出与“语文教学”“多元解读”“解决策略”有关的文章共有25篇,季伟在《抓住文本,读出语文味——高中语文文本多元解读论》一文中提出,要从抓住文本内容、解读文本语言、透析文本主旨、抓住人物形象四个方面入手,但本文仅仅只是提出了简单的策略,并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而徐华的《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理论与实践》,则从接受美学和符号论为视角,探讨了多元解读该如何将理论化为实践,其前提是把握文本总体意义,其次应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最后要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元评价。

(三)对戏剧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研究

除了在理论和策略上对多元解读研究外,有一些研究者会对某一具体文本进行多元化研究,本文聚焦点主要集中在多元解读在戏剧文本的应用上,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多元解读”“语文教学”“戏剧教学”“戏剧文本”等关键词,发现大多数的多元解读的教学眼光是在中学文学文本上面,有部分内容提到戏剧文本教学的多元解读,譬如张婧的论文《中学语文多元解读教学研究》、李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研究》等。而涉及某一文类的单篇论文则越来越少,其中直接对戏剧文本教学多元解读的著作仅有一篇——潘慧娇《戏剧文学的多元解读与中学语文教学》,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从两个维度开展了自己的研究,首先结合当下大陆戏剧教学现状,参照香港及国外的戏剧教学,对教师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深入探寻多元解读应用的可行性。其次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当下文化背景,力图将多元解读真正贯彻于中学戏剧教学之中。此外,有一些期刊论文针对某一具体戏剧文本的多元解读,比如,尚玉峰的《〈等待戈多〉多元戏剧解读》、范铮《文学批评理论下的多元解读——以〈雷雨〉为例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等。

从搜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虽然对个别文类教学的研究较多,但真正从多元解读的角度关注阅读教学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因此,多元解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仍旧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

问题。

二、当前多元解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多元解读在日渐火热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多元解读“界”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认为多元解读是有界的,例如:陈菊飞的《浅谈文本多元解读的底线》、赖瑞云的《文本解读与多元有界》、于国祥的《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然而这些研究者对于“界”的范围界定却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

2.如何将多元解读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不能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多元解读对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多重视将理论化为实践的研究。

3.纵观近十年对多元解读的研究,大多是泛泛而谈,研究深度还是不够。

根据以上综述,我们知道已经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进行了研究,他们在肯定多元解读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尝试实践多种途径提高多元解读在语文文本教学中的效果。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戏剧文本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合戏剧文本的多元解读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4]赖瑞云.文本解读与多元有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谢佳妮.多元解读视野下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6).

[7]潘慧娇.戏剧文本的多元解读与中学语文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