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聋校语文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6-04-29 00:00:00黎小源
课外语文·上 2016年4期

【摘要】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和受损,只能以目代耳进行语文学习,听觉类的教学,不能引起听障学生的注意。笔者分析了学生因听力障碍而产生的学习障碍情况,并在教学实验研究得出微课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应用益于听障学生的结论,分析总结出针对听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设计方式的方式,研究探索提高听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课;聋校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短小精悍”的课程在听障学生中十分适用。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和受损,只能以目代耳进行语文学习,只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听障学生进行视觉感官的刺激,才是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但在课堂40分钟当中,要使学生长时间使用视觉感官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不仅导致视觉疲惫,心理因素还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微课在聋校语文课堂内外的使用,能抓住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效,激发学习兴趣。笔者在文中探究微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旨在探索提高听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途径,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

一、微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一)以生为本,遵循听障学生的注意力的“唯一性”进行教学

在课堂内外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符合学生注意力的“唯一性”特点,视觉可专注于播放微课的多媒体工具。且在微课当中,可同时出现简短的图文或视频文字、手势语在同一画面上,克服听障学生视觉注意力在课堂上频繁转换的缺点。

(二)帮助听障学生形成完整的感知

运用微课帮助听障学生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形成动态的知识构架,最后总结归纳,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点或课文的整体感知上来。

(三)把握听障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等,因此,针对学生注意力存在的问题,使用微课浓缩教学内容重难点或集中讲授一个知识点,把握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进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效率更高。

(四)微课的可反复学习性益于听障学生

相较于实体课堂教学,微课的益处在于它能够让学生针对自己知识的匮乏点进行有选择的反复学习。

(五)形成共享资源

微课在制作完成后,可供同教学内容的教师使用,且微课也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修改更新微课内容。

二、微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对于听障学生的学习大有益处,那么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呢?笔者凭借担任一线特殊教育语文教师的经验,研究探索针对听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方式:

(一)应用整体感知型微课

在课堂中应用整体感知型微课,可以串联课文主要内容,梳理学习思路,形成整体思维。例如:在教授老舍《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插入以题为《时间及风俗整体感知》的微课,该微课作为归纳小结之用,设计主要以北京春节的重要时间点的为推进,摒弃枯燥、单一的文字教学,采用动态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整合课文,帮助学生总结老北京的重要时间点及风俗习惯,使学生形成完整思维的同时,还加深了学习印象。该微课的使用,不仅能使学生跟随教学思维,回顾课文中重要的时间点,还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吸引听障学生眼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指导学生善于总结课文的要点——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二)应用突破学习重难点或知识点型微课

使用微课来突破语文教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也就是把知识集中展示,减少了教师烦冗复杂的强调与解析,针对学生易思维混乱的特点,给学生更直接,更清晰的学习主题。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一文当中,教师的教学知识点之一是学习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那么在教学中,可以插入题为《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的微课,以文中比喻和拟人的句子为例句,譬如句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微课中用图文的动态变化,展示两种事物的相似性,引导学生认识本体、喻词和喻体,并强调两种事物的属性——即均为物体,引导学生认识比喻句,感受比喻句使用之美。该微课旨在使用形象的动静态视频或图文,帮助听障学生认识并能判断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感受文中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巧妙。

(三)应用预习型微课

预习型微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能根据教师制作的微课使用手机、电脑等多媒体在课前进行学习内容的预习,例如课文的生字词解析,课文的作者及人物、社会背景的介绍等,或制作成课文内容“预告片”,激发学生兴趣。在预习中提前学习生字词的手势语及口语,使学生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应用练习型微课

练习是对教与学的效果检测,在课堂内外使用即学即练微课,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即时检测。

因此,在练习型微课的设计中,需以教授内容的练习为主题,例如习题:《济南的冬天》第4自然段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三个备选答案:A.山上秀美的景色;B.冬天小雪的秀美;C.雪后山景的秀美。学生在微课中,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即时看到评价,并即时纠错与解析。练习型微课所具备的“即时”性帮助听障学生连接思维片段,帮助听障学生即学即用,着重内化知识。

(五)应用拓展延伸型微课

拓展延伸型微课可就巩固强化听障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方面进行主题设计。例如在教授《少年闰土》一课时,使用动态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或手势语描述课文开场的画面,再呈现出课文描述的顺序及方式,让学生在揣摩中进步,对比中成长。也可将此类型微课用于作文教学,帮助学生呈现脑海中的具体事物,填补听障学生在写作中“脑中一片空白”现象。

三、结语

微课在聋校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一场实践与创新的革命,它不仅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完善了传统的授课形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将有许多困惑和技术上的困难,但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才能使得聋校语文课堂更高效,学生学得更轻松。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