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不断,语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在课堂怎么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线语文老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强调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必要条件,教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障。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终生学习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自由学习的乐趣,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促使个体智慧、情趣、能力和谐统一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但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还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我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教学: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作为语文教师,在导入语中应当具备充沛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披文入情,以情动情。我在教《包身工》一文时导入: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上海工厂里,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住的是近二十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清汤稀饭和烂菜叶,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每天都麻木凄惨无助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包身工。直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群孩子才出现在一位伟大剧作家的笔下……这样的导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营造课堂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和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互动交流。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找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语文课堂应该设置学生能够切入的话题,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点,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笔者在教《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老师的补充,我们知道维纳斯原来双臂是齐全的,现在我们充分发挥想象,为维纳斯定制一双你认为最完美的手臂。这一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发表意见:
甲:维纳斯是生育之神,她的双臂间应该抱着一对健康可爱的婴儿。
乙:从维纳斯雕像的半裸来推理,我认为她应该是刚洗完澡,一手提着浴衣,一手去推浴室的门。
丙:我感觉女神是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向世人宣告着和平的到来。
丁:与宙斯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顺势引导,让我们回到文本中,作者提到了维纳斯复原双臂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审美效果呢?同学们概括一下作者的观点。学生们回答复原双臂使得艺术高度下降,难以超越原先的美感,欣赏者失去想象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最后引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收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就是作品的空白。”(《接受美学原理》)可见只要找到问题突破点,就可以直接挖掘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自主学习习惯,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说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最终酿造知识精华。在课堂上可以这样进行教学活动: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有特色的句子
(2)细品这些句子,把你的感悟写在旁边
(3)和小组成员分享交流你的感悟
(4)和全班同学及老师分享你的感悟。
课堂交流合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生命线,教师要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没有学习环境的创设,就没有合作交流,没有合作交流就没有课堂的自由和解放,新课改也就流于形式,有名无实了。
五、教学反思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作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活动。我们反思这节课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体现出和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反思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反思自己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将这些成功的东西及时记录,日积月累,并把它们归纳处理,提升形成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探索课堂教学思路,解决课堂生成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都大有好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法,给学生一个适合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也就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孩子会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3]曾漪.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