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古诗文对提高我校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6-04-29 00:00:00郭西
课外语文·上 2016年4期

【摘要】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

【关键词】诵读;经典古诗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经典古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中小学已开展的如火如荼,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据调查,目前我市的中职学校90%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活动。中职学校虽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浅,而他们三年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而岗位职业素养是要求从业者在“做人”中“做事”,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

我校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大多数同学把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用来收看电视节目、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流行歌曲,学生精神萎靡,上课昏昏欲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有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侵蚀着这些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还比较粗浅的中职学生。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活动,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典作品选读原则

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唐诗宋词》等启蒙学读物,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 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 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 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首先我们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选取比较简单的,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对于读经活动来说,要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就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可读性, 要有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那些缺乏文采、说教性太强的内容我们可以不选取。

二、学科整合,融为一体

(一)诵读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每次语文课前的3分钟,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读经诵典,一年后可积累160多首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播放适当的音乐,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审美愉悦,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全诗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歌感情跌宕起伏,大开大合。如果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学生是不会精准地把握这种感情基调的,如若配上音乐背景,学生就会读得酣畅淋漓,同时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根据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的特点,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上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学习积累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诵读与艺术课的整合

古贤圣人的经典名篇,虽然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历史久远,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单纯的背诵记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怎样让学生爱上枯燥乏味的经典作品呢?将经典的古诗词插上音乐艺术的翅膀,如演唱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将进 酒》……还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改编成街舞的说唱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舞蹈中积累了经典古诗文,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的完美结合。

(三)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班队会活动并非常规的课堂教学,它的关键是“活动”,而经典诵读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拥有常规课堂教学时间,我们除了在实验班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还融入了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我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引入《三字经》部分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中职生更应懂得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体谅父母,少让他们操心,多为他们着想,多与他们沟通,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体会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做到不浪费,不乱花钱,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感悟中华国学经典的同时,领悟做人的真谛,这比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中空洞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且更有说服力。

三、挖掘节日内涵,展示传统魅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诵读经典名篇,挖掘节日内涵,展示传统魅力”的号召,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这一平台,每周二诵读《三字经》,每周四诵读《弟子规》,并先后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系列特别专题栏目,其目的就是营造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育人氛围,让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情辐射到整个校园。

四、教师文化涵养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诵读、监督、评价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不是追求一种时尚,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理念。

经典诗词已经犹如一条河流浸润在学生们的心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一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韧,师钦,曾佐希.高考考点突破——古诗词鉴赏强化[M].北京/兰州:中国书籍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