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批注,读出文本“精彩”

2016-04-29 00:00:00唐国喜
课外语文·上 2016年4期

【摘要】批注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批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悉心感悟文本,真正走进文本内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怎样培养学生科学有效进行批注?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谈谈点滴看法。

【关键词】语文;批注;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要想让学生实现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并且让学生主动阅读、认真阅读,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精彩对话,而批注阅读是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批注式教学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架起沟通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敢于质疑,引导探究

学贵有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文本、教师,对于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要学会追根究底,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疑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勇于质疑,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去解读,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这就让学生真正和文本进行对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当教师将课文的题目板书到黑板上之后,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读,这时有的学生就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出来自己的疑问:“老师,我从来没看见过变色龙。那么,什么是变色龙?在生活中我们能去看看变色龙吗?或者变色龙是作者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吗?”学生在题目的旁边写下来这样的疑问,而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对文本进行细心品读和鉴赏,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者把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比作变色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阅读过程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见解,而且获得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阅读得到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效果也就更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批注的形式写下来,这样方便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深入解读。

二、倾泻感想,促进交流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想,这样的感想也许是头脑中的灵光一现,也许是能触动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困惑或者迷茫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就在阅读课堂中让学生有了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舞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积累下来。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篇文本的内容比较简单,故事情节也比较清楚,所以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阅读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将自己的感受或者产生的疑惑记录下来,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走近文本深入阅读。经过学生的仔细阅读,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中写下了很多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在读到孔乙己在桌子上写“回”字,在旁边这样批注:孔乙己真的太可笑了,难道他感觉不到大家都在嘲笑他吗?但是在读到孔乙己被打受伤的时候,又在旁边批注:孔乙己太可怜了,但是喜欢书也别偷书啊。最后在交代孔乙己的悲剧结局时,学生在旁边批注:是封建科举制度害了孔乙己,逼得孔乙己走投无路,最终死亡,但是,当时社会人们的凉薄,人们普遍没有同情心也让孔乙己不能在生活下去啊。这些多种多样的批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意识的提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想在文本内容的旁边记录下来,这样的感想式的批注,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善于感悟的良好习惯,这样的阅读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过程,而阅读就成了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

三、填补空白,抒写性灵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文本中的作者有意预留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有效的填补,这样同样可以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文本留白的地方很多,例如文本的背景,文本中的标点符号甚至插图都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抒写性灵的媒介。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文本插图的基础上进行精彩补白。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中的插图,在这幅插图中画的内容是父亲在攀爬铁路,旁边站着一个警察。在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教师提示:“这幅图的内容并没有在文本中描述出来,那么编绘者为什么在这里用这样一幅插图呢?仔细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到插图的旁边。”经过大家的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做了这样的批注:面对即将分别的孩子,不善言辞的父亲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即便是冒着很大的危险,也要为孩子买来橘子。这小小的橘子承载的是父亲满满的爱。父爱无言,但是仍然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更爱我的父亲。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批注,让学生内心的情感完全抒发出来,这样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对话文本,在这样的精彩对话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批注,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