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古老还要老的童话

2016-04-29 00:00:00高山
译林 2016年3期

研究表明,一些童话故事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数千年之前,有的童话在青铜时代就出现了。

学者研究表明,“美女与野兽”和“侏儒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侏儒状妖怪。——译注)这样的童话故事,其历史可能追溯至数千年之前的史前时期,有一篇童话甚至开始于青铜时代。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家杰米·特拉尼博士和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的民俗学家莎拉·加西亚·德西尔瓦,运用生物学家常用的方法,仔细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275篇印欧语系的童话故事,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联系,结果发现有些童话的源头比以前所知道的要更加悠久,有的甚至“在文学记载出现之前”就有了。

尽管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美女与野兽”“侏儒怪”等故事的时间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但是,特拉尼博士和民俗学家德西尔瓦发现,这些童话的源头比上述时间要早很多,“就‘美女与野兽’‘侏儒怪’而言,它们的源头在2500年前至6000年之前,在此期间,具备明显谱系特征的印欧语系的西部语群开始出现”。两人的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在英国《皇家协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上发表。

格林兄弟中的弟弟威廉·格林是一名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早在19世纪,威廉·格林就认为在他们兄弟俩收集、整理、传播的童话故事中,许多故事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印欧语系的发端之初。但是后来有人对威廉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些挑战者认为,有些故事的历史要年轻得多,它们在进入口述传统之前,已经先被16世纪和17世纪的作家记录成文了。

新里斯本大学的德西尔瓦说,民间传说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民间传说研究领域的重大谜题之一,因为在追根溯源时“常常很难确定其门类,口述传统和书写传统两者之间的频繁互动更让人颇有挫败感”。两位研究者通过语言共性和地理相似性这两种条件,绘制童话故事图谱。这种新方法成效显著,因为在口述传统中,民间传说通过口头语言来传播,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相关性;另一个原因是,无论语言还是民间传说,它们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特拉尼博士说,他们两人的研究和威廉·格林的理论不谋而合。有些童话故事在最早的文学记载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们确实比一些经典的神话故事还要早。有些故事以不同版本的形式出现在拉丁语和希腊语文本中,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此之前它们即已存在。

在他们的研究中有一组故事被归类为“偷巨怪财宝的小男孩”。分析表明,源于这类故事的“杰克和豆茎”可以追溯到印欧语言分裂为东西两大语群的时候。请注意,这是5000多年前的事了。“美女与野兽”“侏儒怪”也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据估计,一则名为“铁匠与恶魔”的民间故事已经流传了6000年,在青铜时代就有了。

在“铁匠与恶魔”中,一名铁匠为了换取把任何材料熔在一起的超自然能力,将自己的灵魂卖给恶魔,但后来又骗了恶魔,保留了自己的灵魂。这个故事现在已经不那么广为人知了,但它的主题和人们熟悉的浮士德与魔鬼的协议十分相似。两名研究者借助生物学研究中的系统进化分析法,用印欧语系的语言树追寻这些语言中共有传说的来源。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传说没有被文字记载,但多亏了“口述故事的力量和时间的恒久魅力”,才得以口耳相传至今,它们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出现之前就有了,也就是说,古代人用来讲述这些传说的印欧语言已经消亡。

这些传说最初的口头语言载体虽然消失了,但其中的主题,如善与恶、对与错、罪与罚、男与女等对立的两面,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具有普适意义。也许人们常常认为这些传说不值一提,然而,对研究人类行为的跨文化学者来说,却是绝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