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拱国庆
农安县现有耕地535万亩,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60.9%,是我国北方典型的黑土区。目前,农安县耕地土壤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变薄、犁底层加厚、盐渍化程度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地板结,耕地质量下降,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耕地土壤板结的主要因素
根据农安县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特点,造成土壤板结主要有以下原因:
1.黑土层退化。由于垄作,土壤风蚀、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由原来的80厘米减少到3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面积已占到耕地面积的40%以上,有人惊呼: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层退化直接导致土壤环境变差,造成了土壤板结。
2.耕层变薄,犁底层加厚。由于实行联产承包,土地分散经营,大马力的大、中型农机具已基本荡然无存,耕翻整地深度不够,耕翻深度最高可达20厘米。据调查,目前耕层土壤厚度不足20厘米,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减少了5厘米以上,犁底层厚度增加了5-8厘米,较薄的耕作层和深厚的犁底层,使耕地土壤愈来愈坚硬、板结。
3.土壤盐化、碱化程度增加。农安县土壤偏碱,土壤PH值平均在7.0以上,钙离子含量高,呈弱碱一碱性,加之灌排不配套、施肥不合理,特别是农肥数量的减少,致使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大,理化性状不良,土壤板结。
4.多年连作。农安县是我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占粮豆播种面积的70%以上,玉米连年种植,很少轮作倒茬,长期连作导致土壤性状不良,造成土壤板结。
二、解决土壤板结的有效途径
解决土壤板结,提高耕地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途径: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应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各项有利于耕地质量建设的法律、法规,把有效解决土壤板结、提高耕地质量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本国策,形成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资金投放力度。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每年要把耕地质量建设费用列为财政预算之内,建立耕地质量建設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保证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三)加大技术投放力度。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加强解决土壤板结、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研发、推广工作,积极探求解决土壤板结的最佳技术途径,在保证不浪费资源、能源的前提下,力求获得最佳的治理效果。当前,解决土壤板结的技术途径主要有:
1.治理水土流失。通过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退耕还林(草)等措施,遏止水土流失,减少黑土层损失程度,保护耕层。
2.加大田间作业马力,提高耕作质量。通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加大、中型农机具数量,打破犁底层,加厚耕层,提升耕翻质量。
3.增施农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农肥的投入数量,提高农肥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田间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抑制盐分上升,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
5.轮作。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做到米一豆、米一薯、米一杂、米一蔬合理轮作。
6.根茬、秸秆还田。在现有根茬还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