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湖畔的红色典藏

2016-04-29 09:46萧蕙
山东画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像章博物馆红色

萧蕙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自从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红色文化以后,这头“睡狮”便一跃而起,把懵懂、萎顿远远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赢得的光荣和骄傲证明,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领袖像章、图像照片、报刊书籍等为载体的红色收藏,虽然历史不长,却承载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成为国人独特的红色记忆。在邹城正东孟子湖畔,一座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亲自提名的中轴对称式红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山东邹城世界伟人毛泽东文物像章艺术博物馆,那里陈列和馆藏着海量红色文化藏品。那一件件充满时代印记的藏品,记录着收藏者对红色文化真切而炽烈的情怀,再现的不仅是一段独特历史记忆,更是贯穿于中华民族血脉里那一份不灭的信念、不变的感动、不息的精神以及不屈的力量……

用像章诉说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兴起了毛主席像章热。印有毛泽东头像及其语录的像章风靡全国。人们群众通过这一枚枚小小像章敬颂伟人、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让佩戴、收藏、赠送、交换像章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时尚和印记。当年曾被别在胸前、帽檐上的小小物什,如今以珍贵收藏品的身份,静静地躺在了岁月和时空里。在世界伟人毛泽东文物像章博物馆5000平方米的展厅里,38000类46余万枚毛泽东像章,以如此海量的存在和潮涌般的阵势,诉说着那段充满红色记忆的岁月。

世界伟人毛泽东文物像章博物馆整个展馆有5000平方米,一楼东侧是宽敞明亮的第一展厅,展厅两边高大敞亮的窗户彰显着浓浓的西北风情,窗户之下的展框里尽是各种类型的像章。据工作人员介绍,光这个展厅就存有8万多枚像章;二楼两个展厅展出的是属于比较高档的像章,共展出毛泽东像章5万枚,主要是毛泽东像章收藏界评选出的十大名章、十大套章、十大对章、系列章和“文革”期间制作发行的对章、套章、各类孤品、珍品及其他毛泽东像章珍品。整个博物馆所馆藏的46万余枚像章中,材质有银、铜、铁、铝、竹、瓷、塑料、夜光等20多种,制作单位上至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至人民公社、工厂、军分区、人武部。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共生产制作了5万余种近100亿枚像章。经过调查,现在国内收藏毛泽东像章的,除这里外还没有超过20万枚的,世界伟人毛泽东文物像章艺术博物馆馆藏像章的品种、数量、规模堪称徽章收藏界翘楚,这其中还不乏珍贵的孤品。

像章,在这里更成为一种线索,串起的是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红色征程。博物馆除馆藏有大量产于“文革”中的像章之外,还存有大量革命战争时期像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制作的政治运动、重要会议、劳动模范、共和国建国纪念、共和国重大建设成就纪念像章,还有纪念康藏公路通车、解放西藏等西藏题材的像章,土地改革纪念像章,“三反、五反”纪念像章,抗美援朝纪念像章,中苏友好纪念像章等等。这些像章材质多为银质、铜质、镀金等,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当时制作和发行量较少,这些像章在像章家族中已是凤毛麟角。同时,作为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很多已被列为革命文物。

虽然那些像章形态各异、规格不等、颜色有别,但作为红色年代一种最有力的佐证,作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历史遗物,都隐含着我们党寻求解放的道路上无尽的文化力量。如果认为毛泽东像章艺术博物馆里,所珍藏的只有毛泽东像章,那就错了,这里其实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色文物的博物馆,还馆藏有3977件红色文献,1600多件(幅)毛主席肖像、塑像陶瓷作品。2014年,博物馆被山东省文物局正式命名为“邹城市毛泽东像章艺术博物馆”,并拨款52万元用于红色文物保护。

与炫目像章形成反差的是那些在岁月侵袭中已然暗淡泛黄了的各种珍贵的文献、书籍、报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翻开那已暗淡泛黄的书本,就像踏进了历史的长河——俄文、英文以及藏文版的各个时期的《共产党宣言》,十几个版本、开本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毛泽东同志的前期著作,这些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的历史遗物和文献资料,方寸之中写满乾坤。这些融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于一身的红色藏品,堪称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者。

做红色文化传承者

“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英国诗人雪莱曾写下如此的诗行。这首回旋诗,或快或慢,或平静或澎湃,总能留下些厚重的历史遗存,供我们追思、敬仰。谈及当初建立这个博物馆的初衷,实业家、收藏家周庆戈先生说,自己期待通过收藏红色文物来记录和存留历史。

博物馆以像章为主线,周庆戈的红色收藏之路也起步于毛泽东像章。1968年,15岁的周庆戈从邹城一中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枚毛泽东像章。但凡喜欢收藏的人,都有着与藏品割舍不断的情缘,他也不例外。1972年,参加工作后的周庆戈每天都会去到工作单位对过的废品收购点“淘宝”,在那里,他每天都要花费几十分钟从垃圾中分拣出各种各样的像章,这样每天往废品收购点跑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十分奇怪和不理解,周庆戈却风雨无阻,乐在其中。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个月,三个月下来,他已硕果累累,积攒了四大纸箱子像章,所有的像章被分门别类小心翼翼地别在一条条毛巾、手绢之上。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近四十年的光景中,面对红色收藏,周庆戈一度达到痴迷之境况。有的时候见到好的像章和“红色”物件,有钱的时候就掏钱,没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拿东西抵押换钱,或直接拿东西和人家交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淄博文物市场上,他就曾把自己的传呼机、手机拿去换章。

寻找像章难,保管像章更难。每一枚像章到手,他都要细心地擦拭、分类,注明收藏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他将自己收藏的毛泽东像章分为早期章、独立章、套章、对章、系列章、专题章等类别,对每个专题章的制作背景、生产时间、造型来源、幕后故事“追本溯源”,进行细致全面地考证,对红色藏品“寻根问祖”。面对自己近四十年来近四十万枚的收藏“业绩”,周庆戈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寄托。这一枚枚珍贵的像章不仅让周庆戈陶醉,博大精深的毛主席思想更是深深影响着他。

1972年参军时,部队首长就教诲他们捍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复员转业后,多年商海打拼之余,周庆戈始终不忘“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这句铭言,立志搞一项公益性的建设项目,让人们世世代代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业绩。故事说到这,有个发生在北京的花絮不得不说——

六年前,2010年1月14日那天,寒风刺骨,时年已八十岁的赵荣璧少将和夫人李淑英一大早就忙活起来,拿着刚刚晾干的新作赶往琉璃厂大街装裱。这对同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画家夫妇头天挥毫画到深夜,两幅长四米的“红梅迎春”和“吉祥富贵”花鸟图跃然纸上。总后老年画院的将军们正等待在他们的画上联袂题字祝福。下午,离约定的时间还差一个多小时,北京京丰宾馆200多人的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其中老将军就有120多人。在一片喝彩声中,杨怀庆上将、宗顺留中将、冷宽中将、杨发勋中将、何林忠中将率先执笔,在30米长卷写下真情祝语。究竟是什么活动吸引这些戎马倥偬大半生的老将军们如此踊跃呢?原海航副参谋长李彰少将说:“都是为了缅怀伟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支持一位老兵传承红色文化的公益事业。”这些老将军说的老兵,就是周庆戈。

为让自己的收藏变成社会的精神财富,创业有成的周庆戈倾资过亿元,历时三个月时间将一片沼泽荒地填垫平整,又亲自设计、昼夜督程,仅用了53天,一座红色博物馆大楼就在人们惊诧的目光中拔地而起。博物馆落成之日,周庆戈向公众表示:这个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设的毛泽东像章艺术展览馆永久免费向公众开放,让红色文化与灿烂的儒家文化相映生辉。

“红色收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多的是应该把这种爱国、爱党情怀传承下去。收藏品传给子孙,富不过三代,但以博物馆的形式留传后世,将是无尽的精神宝库。”周庆戈坚定地说。

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一座记录着时代和历史的红色博物馆,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呼应。周庆戈动情地回忆起2009年博物馆试展那天的故事——

在当年重阳节前夕,博物馆想邀请四里八乡100名老人前来观摩点评。消息传出后,红色大院就爆满了,除了应邀出席的百位老人,不请自到的老人还有60多位。现场的工作人员措手不及地连忙联系邻近的饭店。一位80岁的老人在孙女搀扶下看完一楼展厅激动地说,这事儿办得好,要让家里的小孩都来看看,让他们知道如今好日子来之不易。

2010年5月29日,博物馆正式开馆之时,全国四百余位红色文化专家学者云集邹城。40多家组织机构当场确定选择该展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在孟子湖畔花园广场中央,一座由整块汉白玉雕成的毛泽东大型雕像显得格外磅礴大气,雕像高8.4米、重30吨,底座是20吨刻以《沁园春·雪》的诗碑。身处商海,无利不往,实业家周庆戈面对红色文化却时常忘记了这条商场规则,一掷千金、一掷万金地投入红色收藏和“红色事业”当中。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不理解周庆戈为什么在传承红色文化上如此不惜投入。

周庆戈的回答是,我们现在生活好了,物质富足了,一些人却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错位、道德滑坡了,出现了精神上的困境。而红色文化中洋溢着凛然正气和昂扬激情,蕴涵着中国人民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诉求,体现着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等崇高品质,不仅凝聚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并且已经积淀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的时代丢掉老一辈革命家的那股精神最可怕。毛主席他老人家把自己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给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他的心中,只有国家、民族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搞博物馆就是让子子孙孙不忘伟人的伟大功德,传承伟人的高尚品质。办这事,花多少钱都值得。”

最近这几年,周庆戈更是渐渐淡出了房地产事业,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来。尽管已经年愈花甲,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尽可能保护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红色文物,为历史研究提供较完整的参考资料,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为红色文化“拾遗补缺”。

时光飞逝,五年多过去了,先后有16所中小学的1.6万名学生以及各地企事业单位9万多人次前来参观。这里还曾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及社科联命名为“第四批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被山东武警总队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伴随着一批批参观者的往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留下足印带走思考。一位参观者后来在博客上写道:一些老板赚了钱就往外国跑,建自己的安乐窝。可是您将巨资建造红色教育基地,您的行动心系祖国、心系人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在我们看来,周庆戈用对红色收藏的热爱和执着,表达着当下人们的一种文化认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心底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一致的,对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像章博物馆红色
红色是什么
博物馆
红色在哪里?
收藏毛主席像章
红像章
追忆红色浪漫
收藏达人的微型像章世界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