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传柱
十二三岁,正值青春年华,迈入中学的我们,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改变。忽然之间,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儿时的漫画、故事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此时我们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于是阅读便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
中学伊始,有些同学从小学的幼稚中走出,更加渴望读书,但急于求成,一下弄来一大堆书,不分类别,囫囵吞枣!结果适得其反,没有真正领略阅读的魅力,反而让自己对阅读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
我们班有位女生就属于这种情况。小学时她语文基础不错,初中刚一开始,语文考试也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可就是作文分数上不去。生性好强的她就开始找各种各样的书籍阅读,一段时间后,发现收效甚微,这个时候她找到了我,向我寻求方法。我询问后,发现她把文学、历史、哲学等各种书籍都拿来阅读,不问出处,不找方法,结果书是读了不少,却没有多少收获。这时,我就建议她把手中的书都放下,静静地想一想最近都看了哪些书,书中都写了什么内容,自己对什么内容最感兴趣,把这些记录下来。
看到她的笔记后,我发现她对书籍阅读的层次仅仅停留在为了阅读而阅读,并没有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于是,在七年级的暑假,我建议她放下手中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去阅读曹文轩的作品,并认真做读书笔记。一个暑假过去了,她把曹文轩的作品几乎看完了,也做了厚厚一大本读书笔记。我发现她的读书笔记由刚一开始的单纯的语段摘录、读后感式的片段理解,到后来对作品的深度认识、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等等,而且还有不少自己的创作。
经过七年级,特别是暑假对文学作品有选择地阅读,她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全县作文书信大赛上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安徽赛区初中组二等奖”等等。她的许多作品也在我校的校刊《叠翠峰》上发表。这些都是用心阅读为她带来的变化。
鉴于此,我在班级里也号召大家广泛阅读,用心阅读,勤做笔记。于是,每周一次的周记就成了大家展示文学才华的舞台,每周五下午发周记的时候是大家最期待的时刻,看到自己的文字获得了老师的认可,是同学们最幸福的事。我也通过周记的批阅和同学们交流,鼓励大家多看、深思、勤练。这样一直持续到中考之前,同学们也不愿停止写周记。
同学们,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刻,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书,共同阅读吧!让我们的青春在阅读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