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坤 陈秀伟
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少坤所著的《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是一部极具学术分量的专著。作者致力于词曲学研究,先后师从词曲名家刘崇德先生以及词学名家孙克强先生,在《文献》《河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读此书,感到此著对清代词律的研究颇具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应用性。
在《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中,作者大量引用有关词谱、词调、词乐等方面的文献,内容详实,并且通过将这些资料对比研究,阐述自己的见解,具有创新性。体系建构清晰,由浅入深,不仅适用于词学专业学术研究者,同样也满足了初学者全面了解各词学理论著作的体例特征以及主要观点的需要。关于词律批评理论史的时段划分,作者从学术发展的角度,采用陈祖武先生的划分方法,分三个时段,并以余论结尾,细致地勾勒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发展的全貌。笔者在阅读《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新知与感悟,现就此书所论,略述拙见。
一、着笔于清代词律研究的意义
刘少坤于《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开篇的一席话,一语道破了着笔于词律研究的意义,“治词须先识律。词律是词体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词体的破与立,若远离词律而奢谈内容、题材、风格、艺术特色,甚至沿用其他视角如诗学视角来套路词学研究,那么所谓的‘词学研究很可能已经偏离词学轨道,研究的客观性势必会大打折扣”。现如今,致力于词学审美批评与流派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然而,词律涉及音韵学与音乐学两个方面,其研究成果也必将布泽于双方面的学术研究,同时要求作者在双方面都有深厚的学养积淀,是故相关研究曲高和寡,鲜有人涉足。此书正是抓住了词律这一词学研究的基础与根本,抓住了整个词的创作与价值批评的准绳。作者带着“词曲学”的眼光,观照词律研究各方面的内容,其学术视角与涉足冷门的勇气值得肯定与尊重。关于词律的反复讨论,也使古谱今译、文献校勘有了实现的可能。
然而,“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这一题名如何得来,为何限定“清代”这一视角,作者在其《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词学史地位及意义》这一论文中分四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吴梅《词学通论》有言:“论律诸家,亦以清代为胜。”由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清代不仅是词律批评理论的大丰收与集大成时期,同时也有值得称道的词学创作,对词律的规范提出了要求,形成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学术氛围,出现万树《词律》、戈载《词林正韵》以及陈廷敬、王奕清等人编写的《钦定词谱》等具有重大文学史意义的巨著。这一时期的学术往往兼具考据性与实用性,继承前代理论研究成果,清代词律研究完善了自身,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指导了时人词的创作。总之,词至清代中兴,词学研究也熠熠生辉,词律批评丰富复杂,对于研究实在是一片值得开垦的沃土。
二、独特清晰的体系建构
拿到《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一书,先观其目录,便觉体系建构之不凡。总括之,其深度、广度、条理性、独创性都可圈可点。
深度与广度并重,得益于大量的文献支持。作者除参考大量权威的词谱、词乐、词韵书籍外,还将散落于词话、各名家信笺中的话语一一摘录,最大程度地保证文献的全面性,从而便于参透该词人或词律批评家的观点。文献详实,保证了后续研究有史可依。另外,作者还善于对比也是此书研究方法的一个亮点,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作者将古人以至当今词学研究者的观点分时段与类别列出,对比之下,更容易辨别各种观点的优点及缺陷,也大大增强了作者本人学术观点的说服力度。
另一方面,本书除第一章概述、最后一章余论之外,其他章节大都采用背景阐释与学理基础、体例与理论、地位及影响的论述顺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解释词律及词律批评的内涵开始,一直纵深到对某一词律主张的探讨;从大处着眼,涵盖整个清代的词律批评史流变,又从小处入手,注重对每个学术观点细微之处的阐释;在罗列比对文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使纵向、横向,宏观、微观,史、论相结合,富有条理性与独创性。
关于词律问题的探讨,自古以来斑驳而复杂,一个好的体系建构,是词律批评理论史研究的良好开始以及成功关键。
三、打通多学科而融会贯通
由于词律批评理论跨越语言、理论、批评、音乐诸学科,难度较大,研究者还主要停滞于对词律文献的基本梳理,以及对词律文献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而对清代词律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变化的挖掘与提升都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一书恰恰针对目前学界这一缺憾而进行了专门论述,如其论述“词无衬字”即是很好的例子。
词体有无衬字的问题,自周德清首次将衬字概念引入词律研究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鸣的重点所在,作者通过自己的不懈研究,得出词无衬字的观点,呼应万树在《词律》中的主张,并且指出:“衬字不应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更应是一种音乐现象,是曲体音乐‘公尺化、节奏‘板眼化的直接表现。衬字是曲牌体戏曲特殊的现象,而未完成板眼节奏的词体与后来兴起的板腔体京剧等乐体皆无衬字。”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谈到:“有板行逢双不对,衬字尤多,文律俱谬,而指时贤作者。”又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用字”一法中指出:“用字,切不可用……衬垫字。”《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可视为记录“衬字”的最早文献。在历史上,许多词学理论研究者都坚持“词有衬字”,其间不乏权威大家。诚然,如果词有衬字成立,那么许多词学问题就变得简便多了。例如,把词正体之外的字,依“词曲一体”的观念划为衬字,便解决了那些凭空多出的字,对于词谱的分类,也就少去“同调异名”的困扰。为了支撑这个美好的设想,许多人致力于挖掘“词有衬字”的例子,徒增大量衬字存在的实例不假,但一直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信度不高。故值介绍万树《词律》“力主词无衬字”一章节之际,作者便对这种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开篇指出,这种争论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弄清楚衬字的含义,摆脱不了自己主观理解的桎梏。
作者的曲学学养积淀,对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在载于《戏曲艺术》的《南北曲“衬字”考论》一文中,作者这样定义衬字:“即声腔化了的曲体中超出原来声腔的字(声)。”并且通过分析南北曲中的衬字,勾勒衬字发展的概况,明确衬字的本质及其音乐性。纵观作者在此书中的论述方法,足可见其坚实的文献基础以及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作者首先引周德清《中原音韵》原文,并对比周德清以及为《中原音韵》作序的罗宗信对于“衬字”概念态度的异同,明确了二位对衬字的定义。引王骥德《曲律》论述无衬字的话语:“古诗余无衬字,衬字自南、北二曲始。北曲配弦索,虽繁声稍多,不妨引带。南曲取按拍板,板眼紧慢有数,衬字太多,抢带不及,则调中正字,反不分明……”并把问题引向北部新声的音乐特点,引向明辨词曲的真正不同。继而,作者分析北曲、南曲声腔化的大致脉络,指出南北曲中的衬字都是声腔化的产物,从而佐证衬字是曲牌体戏曲特殊的现象。继而通过探讨南北曲的交流嬗变,举出朱权《太和正音谱》不在《倩女离魂·水仙子》句中标出衬字的例证,分析板眼化,论证衬字成为曲子结构的一部分。关于明清有无衬字之争,作者采用逆向思维,将历代学者如毛先舒“词有衬字”的例子列出,阐释其不当之处,再说明万树《词律》未能真正解释衬字的发生基础与内涵是造成上述错误出现的原因之一,以呼应上文中已给出的合理论述,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论述完整。这一论点的系统阐释,对终结长时间以来学术界莫衷一是的状态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刘少坤以其扎实的词曲学知识以及独到的眼光与研究方法,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上值得注意的学者、著作、观点等,兼备继承者与开拓者的素质。此外,一些问题的提出对清代词学研究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对于“律校法”产生的原因及发展问题的阐释,利用此法的万树、郑文焯校勘的合理性与失误的分析等。同时,笔者尤其尊重的是作者的学术风格,作者在书中对已有的学术观点做到了批评与肯定并重,客观而具有创新性;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引用的文献数量非常可观,足见其认真治学的态度;观其语言,逻辑性强而明白晓畅,同时理论语言专业准确;在书中,作者时有流露出对律学、音韵学研究在当代学术话语权的忧心,可见其对待学术的一片真挚之心。这正是当下学术研究所需要而又十分宝贵的品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如此治学态度下的文字,必然值得阅读与分享。
(1.河北大学文学院;2.贤台中学)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大学词曲研究成就及展望”(项目编号:HB16WX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