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孔子从事教育,培养的是为政治国的人才,孔子也说过“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之类的话,于是有人问孔子: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他看来,将孝悌之道影响到为政的人,也应该是为政,不一定要做官才是参与政治。
学习诗书,明理知耻,奉行孝悌之道,应该是有情怀、有关切的人们的共同追求。西周春秋时期,士人的培养从往往诗书开始,《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施教也“先之以诗书”;他还教育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诗”也是代指“学习诗书”。孔子常常引诗引书,断章取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他取《尚书》之言,表达一个人应该孝敬当孝之人,这个当孝之人自然是自己的父母亲,同时还要做到兄弟之间的友爱。在孔子看来,如能将孝悌之道影响到卿相大夫等为政者,也应该就是为政了。
之所以如此,乃是基于孔子的“公天下”观念。孔子的社会理想乃是“天下为公”,这个“公”未必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个“高大上”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而是指人的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孔子和早期儒家一贯主张人应该奉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国家是全体国民的国家,应该推动社会群体共建共担社会道德责任。既然人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人们就应该共担社会责任,应该有对社会的基本关切,而不应该置身世外,更不能只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不尽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
从孝悌之道出发做普通人,遵循孝悌才是合格的社会人。社会人当然都是普通人,但换一个角度看,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需要的是人格素养与人生境界。在孔子心目中,圣人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虽然“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但他们有饱满的社会性内涵,有满腔的社会性关切,他们有爱有敬,他们的不普通也许就体现在他的普通行为中。
孝悌之道说的是“爱”和“敬”。世界上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爱与敬,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也在于缺少爱与敬。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东西方不都关注“爱”与“敬”吗?基督教有两个东西最重要:一是博爱精神,二是神圣观念;儒家最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仁爱精神,二是敬畏观念。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鲁国国君向孔子问政,孔子说:“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孔子儒家强调孝悌,以之为做人的根本,强调的是爱敬之心如何培养。爱与敬,恰恰也是治理政事的根本。治政与做人,二者高度一致,无论自己立足孝悌为人处世,还是以孝悌“施于有政”,不同样都是“为政”吗?
孔子对“为政”之“政”表述分外明白。他说:“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斯言,给人以明确的启示,不论身处何种岗位,不论是否具有管理职能,每个人都应该循正理,走正道,正理正道无他,就是由孝悌而生发的爱与敬。一个人如果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就应该先具爱敬之心,首先以孝悌律己推己,由此影响到更多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自己做好了,社会就多了一份正能量。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一个人心系苍生,关注政治,希望闻道行道,他就会多一份付出,少一份指责;多一份行动,少一份埋怨。人人遇事自觉修身,人人学会扪心自问,就不难做到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说到这里,很容易想到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论语》中,这句话出现过两次,乃孔子论为政之理。为政未必有其位,是说以克己修己而“施于有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说有其位必谋其政,正己正人而恪尽职守。在其位,谋其政,乃为政之通则。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反易生祸乱。《易》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曾子也引用此语,正是解释阐述孔子思想。孔子说“君子上达”,又说“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作为执政阶层的一员,士君子应该心怀天下,而不能胸无大志,不能斤斤于日常生活的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