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中国带来新知识态度——哲学的批判与反思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动摇了中国主流社会信仰的地位。因此,重建中国社会信仰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弘扬传统社会信仰的当代价值,加强人文关怀。。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信仰;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6.03.09
文章编号:1009-6922(2016)03-29-03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再次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借助自然科学建立了庞大、先进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社会由此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和理性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再加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愈演愈烈,人们的生存状态逐渐恶化。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也曾断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由此,一场以批判“现代性”和反思现代化后果的文化思潮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开始与大众传媒、多媒体相结合,影响力度大大提高。
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信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态度——哲学性的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因其矫枉过正对中国社会信仰体系造成了一系列的冲击。面对中国社会信仰生态的破坏,重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仰体系迫在眉睫。
一、后现代主义
一直以来,后现代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理论,但通常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状况、一种哲学导向和一种研究运动。
后现代主义是解构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源自现代主义但同时又被赋予批判、反思现代主义的历史角色,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预防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就我们今天所处的文明而言,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二、后现代主义下中国社会信仰的困境
在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舶来品,并且一直以来都受到争议,褒贬不一。有学者非常赞同“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一提法,认为当下中国也进入了后现代化,有学者则我国不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后也不会有,但不论如何,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受其影响并且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具体体现在:
(一)“信仰真空”出现,信仰的制约力弱化
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社会信仰的吸引力弱化。后现代主义者强调怀疑一切权威,反对整体性、统一性,代之以碎片化、相对性。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这使得大量的社会成员逐渐放弃了原有的信仰价值评判标准,而此时统治阶级又不能及时进一步发展信仰体系来填补,结果造成“新旧不接”的“荒漠人生信仰空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转型带来的整体性的信仰恐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信仰的制约和引导作用的式微。信仰本身蕴含着主体对其信仰的事物或者理论的敬畏与尊重之心,但是随着现代化、科学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崇尚自我、追求个性之风大肆蔓延,导致有一部分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信仰危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邦意识(civitas)的丧失。城邦意识丧失以后,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的自由行为,放纵各自不道德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只有在牺牲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满足。”
(二)社会信仰的多元化与功利化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各种理论交汇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激荡,意识形态斗争加剧。后现代主义对不确定性与多元性的推崇,模糊了大众的价值评价标准,作为社会各个成员信仰合力的社会信仰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就变得散乱、不确定性。再加上互联网时代媒体通讯像放大镜一样把各种思想观念对社会大众影响的效果呈数倍的放大,使该效果的影响度前所未有。另外,我国科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繁荣,带来了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质追求。再加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提倡实用主义真理观和知识商品化的观念下,更加助长了社会大众欲望的膨胀,“有用才有意义”的言论甚嚣尘上,整个社会信仰体系蒙上了一层庸俗主义、实用主义的阴影。美国学者托夫勒曾这样描述后现代主义的信仰后果,“生活缺乏一个完整的秩序就如同行尸走肉,丧失生活秩序,就会导致精神崩溃”,引发社会信仰危机,甚至最终可能导致社会信仰体系全面的崩塌。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的社会信仰危机是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在人们精神意识中呈现出的一种尖锐对立状态。因此,找出当下中国社会信仰遭遇如此局面的原因至关重要。
三、后现代主义下社会信仰遭遇困境的原因
造成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中国社会信仰体系倾斜,制约作用与引导作用削弱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一)社会经济因素
从整体上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的引发思想上的冲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经济的发展致使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不协调,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造成人的异化,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后与这些不满的情绪“一拍即合”,就导致了我国社会信仰体系面临的尴尬局势。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到社会思想领域中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制,可能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功利性追求淹没了超功利的意义追求,造成人的意义生活的贫困与精神超越向度的衰微。
(二)社会制度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制度的完善没能够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协调,社会制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再加上财富分配不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使得民众对社会的终极理想——实现共同富裕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另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典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是动摇了社会大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从而加剧了社会中的媚外情绪。
(三)思想道德因素
社会信仰可以说是“累计的传统”与人对世界热爱的结合。但是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急剧裂变,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开始对传统道德准则的质疑,人们开始对信仰进行重新的思考和价值选择,传统的信仰开始动摇甚至崩溃。道德的神圣感、信仰的崇高感和良心的敬畏感渐行渐远,价值理性的推崇备至和生命意志的终极关怀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传统的伦理规范难以在内心深处扎根。现代生活被浸入骨髓的失落感和虚无感包围,不少人像浮萍般随波逐流,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中的原材料和大机器,生活在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虚无主义氛围中。从80年代以调侃为特色的“王朔现象”到无厘头、搞怪的影视作品再到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青春疼痛”系列电影,都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下我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的裂变,社会主流信仰的倾斜。
(四)社会主导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不懈努力的伟大工程,但是在当今转型时期包括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普马工程”除了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自身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层次性,只是一味地追求专业化、学术用语,忽略了结合中国传统的语境;宣传方式的滞后性,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传播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教育方式没有与新媒体的发展相适应,导致自身在整个话语体系中的主导话语权受到冲击。
可以说,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信仰危机。马克思曾说,精神是人类本质的需求,人和非人的重要界标恰恰就在于是否具有精神生活。精神领域荒漠化、社会主流信仰被抛弃,思想与现实相分离,那么整个社会的塌败也在情理之中了。因此,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治疗与匡正刻不容缓。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中国社会信仰的重建
所谓信仰重建,并非是重新寻找和确立新的信仰对象,而是对原有信仰及其状态做更为科学的理解、阐释和重新论证或架构。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对中国社会信仰生态的破坏,最重要的就是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仰体系。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太过注重结构而忽略了建构,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信仰形式的灵魂,在多种信仰形式的碰撞与冲突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凸显出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一个理论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不可能使其他人信服。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时代的语言解决时代的问题,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指导性的地位。
(二)积极弘扬传统社会信仰的当代价值
通过深刻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批判与创新,重建中国的文化精神,使中国人精神信仰得到重生。信仰危机在某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生存危机。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但是中国借鉴西方过程中“拿来主义”色彩太明显,更多的是将西方的理论与方法直接套用,而忽略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态度也是如出一辙,有的人甚至直接用它来宣告中国后现代时代的到来,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探讨传统社会信仰的当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仰生态。
(三)加强人文关怀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信仰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尊重人本真、本性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人的文化生活、人的感情世界的人文关怀,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于社会大众思想观念中。虽然,情感是非理性的,但是在情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信仰重建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价值观念无法比拟的。在虚无化、碎片化、拼接式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中国社会信仰建设的过程中更要讲究情感的共鸣,而不是布道、强硬的灌输,要积极地引导社会大众对社会主流信仰的真信服。
总之,在新形势下,重建中国社会信仰,完善社会信仰体系,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并且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重新掌握话语主动权。信息科技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使得社会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各种价值观念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3] 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谷生然.社会信仰冲突形成原因探析[J].人民论坛,2012,(05).
[5] 杨金华.论后现代主义与信仰虚无主义[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4).
[6]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
责任编辑:秦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