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首批拔尖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生导师。他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年近九十的他,至今还伏案读书写作,给研究生讲课。他就是安作璋,一辈子潜心于史学研究的老学者,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一生都奉献给治史与教学。
我们提前给安作璋先生发了采访提纲,面对七八个问题不满一页纸的采访提纲,先生竟密密麻麻手写了一沓稿纸。老学者的严谨认真,让我们深受感动。
教学治史,业精于勤
眼勤、脑勤、手勤
安作璋出生于科举世家,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大门上有块牌匾,上面写着“世科第”三个大字,这三个字是清末吏部侍郎汪鸣銮所题。每当说起此事,安作璋总是满脸的兴奋,家庭的教育对他影响很大。“七七事变”后,年仅十岁的安作璋因不愿受日本奴化教育,只好在家族和亲戚所筹办的私塾里读书。这种私塾跟旧式的私塾不一样,聘请的大都是为躲避日寇来到乡下的大学生做老师。他在那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私塾开设了各种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此后的一段时期,除了在一所抗日中学(山东省十四联中二分校)读了半年,因日寇扫荡而解散,主要靠自学。他学习刻苦认真,涉猎广泛,读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以及诸子百家的部分内容,这为他后来的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安作璋跟随一部分流亡老师和同学来到抗日后方的安徽阜阳山东省第二临时中学读高中。1947年毕业后,安作璋进入齐鲁大学历史系学习,开始了他正式的历史研究生涯。在大学期间,他学习刻苦,常常读书到半夜。当时的齐鲁大学是教会学校,对学生外语的要求很高。安作璋为了学好外语,借来了英文版的《西域考古记》,一边研读历史著作,一边学习外语。大学期间,安作璋大部分假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他读了各类历史著作和有关文献,“前四史”被他翻烂了两套。
不仅在学生时期勤勉认真,工作之后的他依旧保持了这一良好习惯。教学之余,他经常读书和写作。他与熊铁基合著的《秦汉官制史稿》,历时五载,三易其稿。他不仅在秦汉史研究方面多有著述,而且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等领域也成绩斐然。先生将他治学读书的经验概括为四个字:通、博、专、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勤”。
勤奋成就了安作璋,他认为做学问贵在“勤”字,业精于勤,天道酬勤。他要求学生们要有“三勤”:眼勤,多读书;脑勤,多思考;手勤,多写作。他身体力行,为学生们做了好榜样。学生开玩笑说:“安老师不仅眼勤、脑勤、手勤,还腿勤。”马上就九十岁的人,虽然腿因为战乱年代,落下了毛病,走起路来有些缓慢,但安作璋依旧对来往的客人亲自迎送,还时常在小区里遛弯。在安作璋身上,年龄似乎只是一个数字,阻挡不了他勤奋的脚步。
一辈子就干了三件事
读书、写书、教书
安作璋不仅勤奋,而且专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辈子就干了三件事:读书、写书、教书。他从小时候读《三字经》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读书,现在的他每天依旧坚持坐在他那三面书墙的书房里读书。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者的生命属于学问,著作等身的学者著述终身。读了一辈子书,写了一辈子书的安作璋,至今还在参与国家、省、市和学校的课题研究,发表学术文章,积极著书立说。他一直弘扬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他坚信唯有如此,才能使历史成为信史。他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课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前面是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后面就是说通史了。”无论是研究秦汉史还是研究地方史,研究历史贵在“通”,至今他仍在为这一课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1951年大学毕业后,安作璋就被分配到了山东师范学院教书。他从受教育的学生变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到现在65年过去了,安作璋还在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丝毫不知疲倦。他很喜欢孟子的一句话: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安作璋的最大乐事,正如他所说:“我为这个职业感到光荣和自豪。”现在的他,已经是“老师的老师,教授的教授”了,他的学生一代又一代,有的已经成为大学里的中坚力量,有的也是三尺讲台上的师者。安作璋拿着一张张与学生的合影,细数着学生的故事,自豪与骄傲溢于言表。
终生奋斗的目标
立德、立功、立言
相比起讲自己的故事,安作璋更愿意谈他的历史研究和他的教学工作。他认为,历史大有用处,历史人物的言行业绩、道德情操以及历史上的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等,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兴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历史的指引下,他把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概括为“道德学问”四字,并以此作为个人的终身奋斗目标。安作璋认为,立功,要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是立德、立言,经过艰苦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可以作为终生奋斗和追求的目标。
安作璋现在还在为他的目标而努力。他说:“作为历史学者,研究地方史是责无旁贷的。”他生于山东,成长于山东,一辈子都奉献于这方热土。这里是孔孟之乡,齐鲁礼义文化之邦,历史文献资料丰富。齐鲁历史文化研究有助于山东的文化建设,可以为地方的发展建设服务,历史研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日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已经立项,年近九十岁的安作璋也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究。安作璋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都在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尤其是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采访间歇,有学生来拜访,有的是为了课题,有的是为了工作,不管为了什么,安作璋都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虽然安作璋谦虚地表示,立功很难,但是这些不求回报的奉献,不是“功”,又是什么?徐北文先生在安作璋教学六十周年纪念的时候题了这样的一幅字:“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安作璋的德与功是有目共睹的,无需赘言。
对于“立言”,安作璋是谨慎认真的。面对采访,他不是口若悬河,高谈阔论,而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草稿,一条一条解释回答,所有的回答都是仔细思量过的。谈及现在的青年学子,他说:“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但一些理论和专业的基础工作做得还不够。”他没有一锤子否定现在的年轻人,而是肯定他们的优势,希望他们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安作璋逻辑清晰的回答,让我们也受益匪浅。采访结束,应我们的要求,安作璋跟我们分享他的老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标注了时间、地点、人物,安作璋一张一张地如数家珍。最后,他特意要跟我们分享他和老伴陈有今的照片,伉俪情深可见一斑。安作璋是妻子的好伴侣,是学生的好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
(未署名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